开州文化主要形式及内容
第一期:桔乡文化
柑桔(Mandarin 读音:曼达宁)是柑和桔的总称,其英语原意为“中国珍贵的树”,由此可见中国是柑桔的主要原产地,柑桔还包括橙、柚、枳等品种。柑桔是世界第一大水果,世界上三大柑桔生产国有中国、美国、巴西。
柑桔,芸香科柑桔属,是我国先秦文献史料中记载得最早最多的果树之一。据古籍《禹贡》所载,4000多年前的夏朝,柑桔便被列为贡税之物,以柑桔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桔录》(韩彦直)成于南宋,是世界上第一本柑桔专著。春秋战国时期,长江三峡及其周边地区已是良种柑桔的主要产地,《禹贡》《山海经》均有记载。开县栽种柑桔的历史,文献记载最早为《后汉书》“容毋水出,有橘官”(毋水,即小江水系)、《新唐书·地理志》则更为翔实,“开州,土贡柑”《太平寰宇记》也有“开州产柑子”的记载。可见开县栽种柑桔的历史悠久,且品种优良,原为贡品。
开县境内大部分属低山岭谷、浅丘平坝地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质酸碱适度,这些自然生态环境均适应种植柑桔,是中国最适宜种植柑桔的基地之一。
或许是自然的造化,开县在地图上所呈现的形状就是一片锦橙叶形。据1986年版《开县志》介绍:开县真正发展柑桔的历史是解放后,过去品种老化,品种单一,为红桔,被称为土贡果,仅有40多万株,年产169多万公斤,现已发展到种植面积27万亩,年产量10万吨。开县过去没有锦橙,50年代末期从江津引种到陈家园艺场(后在北培也引过种),从此开启了开县培育和种植锦橙之路。“中国锦橙第一县”的战略部署,把柑桔作为实现商品农业、高效农业、创汇农业的重要途径,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财政增收的优势产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产业来抓。柑桔文化是体现自然崇拜、图腾文化、祭祀文化和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代文人墨客创作的柑桔文化成果,成为中华人文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宋·陆佃《坤雅》:“果之美者,江浦之桔,云梦之柚。非为天子,不可得而具。已忧而天子成,天子成则至味具矣。”足见珍贵。将柑桔作为文学创作的素材,则始于屈原的《桔颂》,此诗作于屈原青年时代,是中国柑桔文化之鼻祖。其后,三国曹植的《植树赋》,南北朝传玄的《桔赋》,东晋刘谨的《桔树赋》,西晋孙楚的《桔赋》等,都是文学史上的精品。以三峡地区柑桔为题材的诗歌作品就更加多了,在古代,柑桔也是三峡地区最重要的物产。“荆州桔柚为善,以其常贡”(晏子使楚与楚王的对话),诗歌中较多地反映了这些内容。“青惜峰峦过,黄知桔柚来”(杜甫《放船》)“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桔绿时”(苏轼《赠景文》)“长江连蜀楚,万派泻东南……野戌荒州县,邦君古子男,夜衙鸣晚鼓,待客荐霜柑”(苏轼《入峡》)等。
在古代绘画和书法作品中,也多有以此为题材的作品,其中书法作品如王羲之的《奉桔贴》为书法史上重要的作品之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柑桔文化是中华人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开县是三峡地区最早的产桔地之一,从《后汉书》、《新唐书》、《太平寰宇记》等典籍的记载便可知,柑桔生产的悠久历史是“金开县”成名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历史上来看,开县地处偏隅,为古代巴、楚、蜀之交汇地。但从文明的角度看,不占有任何优势,尽管物产丰富,景物形胜,也均不为外界所知。应该说,唐朝时韦处厚被贬开州,因《盛山十二景诗》而使开县名声大振,这才给开且注入了更多人文品位,并使文风蔚然,但韦处厚之后,却出现了较长时间的文化断层代,直至明末清初,开县因大规模外来移民形成外来文化与土著文化的碰撞,才有了历史上第二次文化高峰,并发展为“举子”之乡,这是作为人文开县所获的最高荣誉。
那么,使开县这个偏隅之地能够名声大振,“养在深闺”也有人知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开县的柑桔,诚如岭南的荔枝,杏花村的酒,香溪的美女,因为某种物产或人而使该地出名,开县也因为成为三峡地区的柑桔本产地之一而在人文开县没有打造出来时,为开县挣得了名份。在汉代,柑桔、井盐生产已有一定规模,朝庭在此置桔官、盐官,进行统一管理和税赋征管,当年是否也象蜀汉时,刘备吃到开县所贡柑桔,甜美香口无比,赞叹到“汉土丰盛也”逐置汉丰县,于是开县始有建置。史载唐时开州贡桔,可想当时繁华的社会,能与荔枝等名果同名,路接长安,是何等荣耀,小小柑桔,实际上成为开县的外交形象,成为人文开县之外另一个宣传开县的载体。
开县柑桔生产的悠久历史和品质优良,使开县获得“金开县”之美誉才是情理之中的事。“金开县”的成名,是多种因素的促成,但开县柑桔生产的悠久历史和品质优良肯定是“金开县”成名的重要因素之一。开县锦橙生产发展是一部充满奋斗的历史,体现了开县人战天斗地、改变贫困、信奉科学的精神。
种植锦橙改变了种植区原有的贫困落后面貌,在其过程中,改善土地,增加水利设施,使用现代灌溉手段等等,致使开县超越了四川蓬安,成为锦橙第一县。柑桔、桔乡、桔文化是开县文化人创作研究的重要素材,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桔文化是开县文艺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柑桔生产在开县历史悠久,自然成为文化活动中的一个要素。据余虹韵考证,开县的传统祭祀文化中,有许多古代的痕迹,这些文化通过手语和师徒,至今仍在许多乡村流传,其中以“送神”、“敬神”、“娱神”等为主题的系列祭祀舞蹈目前仍有传人,“娱神”一章中就有关于“柑子”的唱词。到了现代,开县本土艺术和外来艺人以柑桔为主题创作的艺术作品越来越多,并由“下里巴人”向“阳春白雪”过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歌舞方面有两进中南海。由余虹韵等人编舞并参加演出的《喜摘红桔》,冀瑞亭作曲的《我家住在花果山》,陈宇光、王代轩创作的《桔乡之歌》,由佘明哲作词、陶环演唱的《你的名字》等,其中舞蹈《喜摘红桔》获中央文化部、农林部全国第一届农民文艺调演优秀创作奖、表演奖,《人民日报》、《中国青年》、《中国妇女》杂志等媒体均予高度评价。开县有四个演员参加演出,后被拍摄成科教电影《泥土的芳香》,在全国放映,引起强烈反响,使开县桔乡文化得以广泛传播。该舞蹈也是开县在文艺方面取得的最高成就之一。当年为之特别制作的舞蹈服作为一种文化的见证而收藏于万州歌舞团。
2003年,重庆开县首届锦橙文化节期间,全国许多影视歌大腕来开献艺,其中有阎维文、董文华、张柏芝、张信哲、赵薇、游鸿明、朱桦、亚宁、管彤等,其主题歌《锦橙颂》开始在开县传唱,并为节庆制作了形象电视片《锦橙之恋》(李钢、彭晓东等人制作)。文学方面以开县籍作家陈宇光、刘登平等人的作品为代表。其中刘登平创作的诗歌《桔乡使我成为一名歌手》拍成电视后获得四川省奖励,诗歌《感谢桔乡》拍成电视散文获重庆市二等奖,他同时还创作了《那片桔林悄悄覆盖我的梦》、《桔颂》、《圆圆的桔》、《桔熟为谁红》等数十首以桔为题材的诗歌;陈宇光创作了《锦橙赋》等作品,纪实文学《汪老探亲记》中有关于刘帅爱吃家乡桔、刘帅夫人汪老回乡吃开县柑桔的描写被传为佳话,彭晓东有诗歌《桔林里》等收录在诗集《为一首歌去流浪》中,陆婧写有散文《桔子红了》。
桔文化也成为校园文学的创作题材,开州作家网录用了不少学生写桔的散文。2003年,重庆开县首届锦橙文化节举行的征文中,还有杨明安的诗歌《橘之书:从绿到红的图腾》,刘登平的组诗《生命的橙色》,彭晓东的诗歌《倾听桔乡》,彭世祥的散文《故乡的桔园》,赵永东的散文《桔乡冬韵》等都是较为优秀的作品。近几年,还产生了大量以柑桔为题材的古体诗词。书画方面,开县本土书法家、画家以桔为题村,创作了多幅作品,其中廖叔云的水彩画《桔乡印象》曾参加全国小型水彩画展。李千六有《桔乡》、《吉桔》等印。在2003年,纪念刘伯承元帅延辰110周年时,开县发行了纪念邮册,其中锦橙为主要图片之一。
重庆开县首届锦橙文化节期间,还以《中国锦橙之乡——开县》为题,发行了纪念邮册。在民间文化中,最重要的活动便是舞“桔子灯”,后称为“桔子龙”,是开县舞龙中的一种。在民俗文化中,最重要的活动是节庆送“桔”,有传达互祝吉祥的寓意,寄托着开县人向往平安、和祥的生活,以此衍生了开县吉祥文化。柑桔文化也影响着开县的地名文化,如长沙的山花街、桔园街等,在长沙镇,还曾有以桔为村名的(见《四川省开县地名录》)。
开县长沙宾馆还将柑桔文化渗透到餐饮业,已打造了一批以柑桔为形象的文化菜系。在开县锦橙不断获奖,不断出口的过程中,提高了开县知名度。1985年,陈家园艺场72—1锦橙在江西南昌的全国锦橙评比活动中,评为部优农产品,1989年又一次获部优,1995年、1999年(当年注册了商标“渝开”牌),锦橙在由中国举办的国际农业博览会上两次获农博会金奖。2000年,获重庆市名果称号,2003年3月份,又获中国农业部“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在这场与全国柑桔大县的比拼中,体现了开县人勇于拼搏的斗志和勇于胜利的精神风貌,这一精神与刘帅精神不谋而合,这也表明了开县这块土地确实是人杰地灵的。
柑桔及锦橙的发展影响着开县社会风气、风俗习惯的改变,促进了农村文明的发展。发展和创新锦橙文化是提高开县美誉度和知名度的手段之一。为开县文化发扬光大意义深远。开县文化作为开县一个总体文化概念,她的内涵是丰富的,概括起来包括帅乡文化、桔乡文化、盛山文化和移民文化等。桔乡文化和盛山文化、帅乡文化一起,已成为开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帅乡文化的内涵及外延已被县人研究和认同,盛山文化是开县人文的主要精神,这里不再累述。
而在整个开县文化中,桔乡文化一直作为本土文化,一直流传,并将随着锦橙的发展而发展。但我们也应该看到, 锦橙文化还有需要一个不断壮大发展创新的过程,锦橙文化必须以锦橙产业联系起来,才能让锦橙文化产生更多的经济价值,也才能使锦橙文化生生不灭。
刘登平,笔名山野,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世界华人诗人协会会员,重庆市开州区作家协会主席,开州区政协十四届常务委员 ,现任重庆市开州区政协文史科教委员会主任。从1989年开始创作以来,先后在《星星诗刊》、《青年文学》、《青年作家》等刊物上发表诗歌、散文20余万字,先后出版了四本诗文集,主笔《开县政协志(1952-2005)》、主编《走近刘伯承元帅》,主研并出版《开州文化与文化新城》(中国三峡出版社,该课题荣获开县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等文史或文学类书籍22部。
来源:三里河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