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常有“七不出门,八不归家”的忌讳和“七上八下”的俗语。
在具体生活实践中,且自觉或不自觉的按照其俗语安排出行日程,左右各自的时间与空间的各种活动。
其实,“七不出门,八不归家”、“七上八下”这些俗语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底蕴十分丰厚。
其主要根据源于中国古老的《易经》。
众所周知,《易经》中有阳卦乾,符号是“一”,阴卦坤,符号是“一 一”,通常称为阴阳两卦卦。
表示阴阳的符号称为爻,有阴爻阳爻之分。
由三个阴阳爻组成的八个卦,称为8经卦;由六个阴阳爻组成的卦称为64重卦。
经常我们听到人们谈及的八卦,就是《易经》中的八经卦。
其顺序为:乾、兌、离、震、巽、坎、艮、坤。
八经卦所符示的事物是:乾符示天,兌符示泽,离符示火,震符示雷,巽符示风,坎符示水,艮符示山,坤符示地。
不难看出,八经卦中的第七卦为艮卦,艮为山,山在上,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八经卦中的第八卦为坤卦,坤为地,也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艮、坤之意均为静止之态,不宜出动,因此古人谓之“七不出门,八不归家”。
这从根本上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文化的敬仰和生活态度。
同理,“艮”山在上,“坤”地在下,上山下地,故谓之“七上八下”。
这是很有文脉根源和文化内涵底气的的佐证。
民间根据“七不出门,八不归家”的传承,产生了很多自然与不自然的规矩,如逢“七”不外出,逢“八”不到屋,出行、归宿都要有意识的规避“七”、“八”。
甚而在具体的买卖交易活动中也要根据“七上八下”来规避数字。
作者/高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