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8月我师范毕业后,来到了原开县上桥乡的茶坪村校任教。近40年来,许多往事历历在目,浮现于眼前,回旋于脑际,荡漾于心间。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茶坪村第8生产队的那位老太婆。 早在我没有去茶坪村校任教之前,我就和那位老太婆的关系很密切。因为老太婆的孙女婿家和我老家是只相隔一壁土砖墙的邻居。只要老太婆到了其孙女家,一见面我们便会自然而然地拉起许多无关紧要的话题,这些话题多半是只有老太婆的问,少有我的答,不是不愿意答,二是不好回答,便选择了多数的默默作答。 “读书了吧?” “成绩好吗?” “几岁啦?” “说媳妇没有?” 还有无非就是在冬天问些“冷不冷?”、热天说些“热不热?”等等之类的问话,显得十分的热情和关切! 记忆中的老太婆中等身材,曲背拐脚,蹒跚履步,佝偻而行,面目清苍,慈祥和悦,眼窝深陷,目光神炯,皱纹堆额,凸显艰辛,印满岁月。声音宏亮,耳朵闭塞,只有她说的份,爱接话题,无论什么场合,无论什么话题,她都爱主动接茬,积极插话。只要有她在场,气氛格外热烈,场面非常活跃,人们便在活跃的笑声、闹声与杂声中看着她笑,听着她说。 老太婆见到别人最爱问的、也是别人最厌倦她的就是“您今年多大了?”这句话。 有一次,老太婆当着我妈妈的面笑眯眯地问我“今年多大了?” “八岁了!”我很腼腆而又羞涩地从嘴角挤出了这三个字。 “那是壬寅年出生的吧,哎,那些年月好苦啊,待个细娃不容易啊!” “是的,真不容易!”妈妈回答说。 我根本听不懂什么“壬寅年”,什么“那些年月好苦”之类的话语。 后来我N次听到了老太婆问大人小孩有多大岁数的话语,也多次听到了老太婆用什么“丁酉、戊戌年”出生的艰涩之词。 那个时候,方团左右几十千米的人都说,“别看这位老太婆不识字,《甲子表》比八字先生都谙熟精准。” 从那个时候起,别人口中的《甲子表》便跃入我的大脑,虽然不知其所以然,但这三个字便永久地镌入了神经系统。 到茶坪村校参加教育教学工作以后,我上下班回家都要经过茶坪八生产队老太婆家门外边的大路。有一次从此路过,见到了老太婆。 “看到你长大的细娃,现在当老师了!哎,高老师,你今年多大了?”老太婆又习惯性地问起了我。 “18岁了,老人家!”我笑嘻嘻地回答。 “壬寅年的吧”老太婆没加思索,随即脱口而出。这个时候我能听懂“壬寅年”这个词了。因为以前他问过,我妈妈回答了这个问题,心中尚有记忆。但“壬寅年”的具体概念我到后来才知道那是古人用干支记录年岁的方法。当时我只知道我出生于1962年。 我很奇怪,我只要说出年岁数,老太婆就会脱口说出《甲子表》中的干支来。 和老太婆的偶尔闲谈中,知道了她终身没有进过校门读过书,但从小父亲就口传心授、死记硬背《甲子表》(也称六十花甲表),一背就是几年,天天背,早晨背,晚上背,月月背,年年背,有空就背。先背诵,烂熟于心,横流倒背,上下背,左右背,从中间起顺背、逆背。 老太婆说,父亲很耐心,不急于求成,只求背得滚瓜烂熟,信口拈来。先顺背从“甲子、乙丑——壬戌、癸亥”六十个甲子的文字符号;再逆背从“癸亥、壬戌——乙丑、甲子”六十个甲子的文字符号;再从《甲子表》中间的“癸巳”顺背至“甲午——癸亥”结束,逆背至“壬辰——甲子”。达到说“丁酉”,你要毫无迟疑地脱口说出“丁酉”前面的“丙申”,“丁酉”后面的“戊戌”。记住了六十个甲子符号之后,还要记住代表六十个甲子顺序的数字序号。比如“甲子”的序号是1,“乙丑”的序号是2,“癸巳”的序号是30,“壬戌”的序号是59,“癸亥”的序号是60等等。达到说到序号,就会马上说出相对应序号的甲子符号。比如说到45,马上就说是“戊申”,因为《甲子表》中,“戊申”之序号就是45。 这位老太婆在10岁之前就刻苦学习了背诵《甲子表》的本领,在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运用,难怪有炉火纯青的神奇,那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一次,我和一位姓胡的70多岁老人路过老太婆家附近,见到了老太婆,胡姓老人便和其拉起了海阔天空似的家常。这些我都不在乎,我在乎的是希望胡姓老人说出自己的岁数,让老太婆说出其出生的干支年份。因为60岁以下的干支年份较好记忆,60岁以上的便要进行轮回计数了。这时老太婆问话了:“你今年多大年岁了?” “七十有六了!” “那是庚寅年的吧,好身体,我比你大3岁!”老太婆随口而出! “厉害!”我在旁边暗暗称奇。知识学问靠勤奋,倒背如流乃真功。 天地之广,无奇不有;人智之妙,无处不在。一个大字不识的老太婆,竟有如此神奇的《甲子表》学问,实在难以寻觅。由此,我便想到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真谛;我便想到了苦学而至的神奇,我便想到了大脑存储记忆的神秘,我便想到了古人靠口传心授的智慧。难怪中国五千年来的文明历史一直不间断地传袭于现在而经久不衰,这与古代圣贤传承的记忆方式是息息相关的。 直至现在,只要我想到了那位老太婆,我便想到了那句“高手在民间”的话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