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汉语拼音的发展脉络

[复制链接]
高辉 发表于 2019-1-13 10: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五千多年的中国文明史,主要付诸于中国五千多年的文字记载。五千多年的中国文字,是凭着什么媒介传承的呢?当然主要是通过汉字的字音,由字音通晓其义。我国古代没有汉语拼音时,又是如何给汉字注音的呢?纵观我国汉字注音历史,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过程:
    一是譬况注音法。这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注音方法,就是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来说明汉字的发音。比如《淮南子.修务训》中,“胡人有知利者,而人为之駤”。这个“駤”的读音是什么呢?东汉高诱便采用譬况注音法给“駤”字注音为:“駤读似质,缓气言之者,在舌头乃得。”高诱在《战国策注》、《淮南子注》、《吕氏春秋注》等著述中,都采用了譬况注音法给生僻字注音,以方便多数人阅读。
    二是读若注音法。及用近音字给生僻字注音。基本格式为“A,读若B”。东汉著名文字学家许慎善用此法给汉字注音。如许慎的《说文解字》“鼾,卧息也,干声,读若汗。”
    三是直音注音法。即用大家熟知的字音来注音。基本格式为“A音B”。如《离骚》中,“偭规矩而改错。”洪兴祖补注:“偭音面。”
    不难看出,直音注音法比读若注音法更为精准,其缺陷也显而易见。如果某一字无同音字,那就无法给其注音。或者同音字本身就是一个生僻字,其直音注音法反而还会增多一个生僻字,更加加重了阅读中的困难。
    四是反切注音法。反切注音法是汉朝时代的一项伟大发明,是汉民族认识汉字的伟大创举,是汉民族智慧的结晶。反切注音法的基本规则是用两个汉字相拼,给一个生僻字注音。其格式一般是“A,BC切”。取B的声母和C的韵母,声调相拼得出A的发音。如“冬,都宗切”,取“都”(d)、“宗”(ong)以及“宗”的第一声相拼,即“dong”的第一声为“冬”字字音。
    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在反切法中,已经有了初步的声、韵区分,只是用文字表述罢了。在汉语音韵学科中,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划时代的历史性跨越,标志着汉民族语言学的开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大清王朝康熙皇帝亲自主持编辑的《康熙字典》等大型工具书大都采用了反切法给汉字注音,这为我国“汉语音韵学”的发展、“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垫下了扎实的实践参照和丰厚的理论根据,也是汉语拼音文字表述法的雏形。
    反切注音法从汉朝开始一直沿用至清末民初,跨越了2000多年的历程,真正将汉字用“西方拉丁字母”注音的是明朝末年的西方传教士。
    明末,许多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沿海城市传教。传教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就是语言的沟通。早在1575年,西班牙传教士就已经开始借助“罗马字拼音方案”来学习闽南方言了,而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583年至1588年,西方传教士中的学霸——利玛窦和其同伴罗明坚在学习汉语之时也参照仿效了“罗马字拼音方案”,还非常认真地记了大量的学习笔记,结合汉语的发音实际,从学习笔记中进行研究总结了学习经验,创建了从笔记上的“拉丁字母”上进行拼读的识字方法,其法能够读出不少明代的官话,即当时南京话语中字的发音。至此,利玛窦等人制定的“拉丁字母拼音方案”已到了可资借鉴的成型阶段。
    1626年,西方另外一名传教士法国的金尼阁,在利玛窦等人的基础上,创作了一部系统的罗马字注音字汇书籍——《西儒耳目资》。其书分为总论、用拼音查汉字的《列音韵谱》、用汉字查拼音的《列边正谱》。利玛窦、金尼阁的这套“汉语拼音方案”,合称为“利——金方案”。本来这套方案的初衷是用于西方传教士来中国学习汉语的工具,却无心插柳地成为了我国现代汉语拼音方案的滥觞,这是中国汉语言发展史上十分有趣的一则典故。
    1808年至1823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编纂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英汉——汉英对照字典《华英字典》。字典中他用26个字母给汉字注音,拼写了广东方言。这在英汉语言的交流、拉丁化汉字注音方法中起到了划时代的积极作用。
    1867年,英国外交官、汉学家威妥玛设计了一套拼写法——用拉丁字母来拼写中国人名、地名和事物的名称,即“威妥玛式拼音”。后来翟理斯稍加修订便形成了“WG威氏拼音法”。现代学界称其为“韦氏拼音法”。直至现在,不少专用名词仍然沿用韦氏拼音法。
    中国人自主研发的汉语拼音方案,主要在清朝末年出现的以“切音字运动”为主体的各种版本的“汉语拼音方案”。
    1892年,厦门人卢戆章采用拉丁字母及其变体,制定了一套拼音字母方案,并将其应用于厦门话拼读,出版了《一目了然初阶》一书,影响深远。
    1913年2月15日,北洋政府召集切音字运动代表人物召开了“读音统一会”。在这次会议上,以章太炎的方案为基础,拟定了一套注音字母,并规定它:只标注汉字读音,不作为拼音文字。此套注音字母(后改称注音符号)于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发布,这是我国第一套官方方案。之后几经修改,现在我国台湾地区仍在使用。
    也是在1918年,我国大学者钱玄同先生发表《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提出了“废孔学”、“废汉字”的主张。陈独秀批评了这种激进言论,并提出了“先废汉文,且存汉语而改用罗马字书之”的意见得到了包括钱玄同等许多知识分子的支持,从而开始了“国语罗马字运动”。
    1928年9月,大学院(即当时的教育部)院长蔡元培先生正式公布《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作为“国音字母第二式”。这是我国的第二套官方方案。之前的那套注音符号相应成为“国音字母第一式”。
    在国语罗马字运动之后的20世纪30年代初,为了促进当时苏联远东地区10万中国工人的扫盲工作,在苏中共党员瞿秋白、吴玉章、林柏渠等人与苏联汉学家合作,创制了“拉丁化新文字方案”。“拉丁化新文字方案”通过后,首先在苏联的远东华工中推行,之后又介绍到国内,在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学习推广,这是我国官方发布的第三套方案。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不久,研制一套新的“汉语拼音方案”就提上了日程。几经讨论,反复修改,最后于1958年制定并推行了现行的《汉语拼音方案》。
    1982年,《汉语拼音方案》成为国际标准ISO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
    2008年9月,中国台湾地区确定中文译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为采用“汉语拼音”,涉及中文音译的部分,都将要求采用汉语拼音,自2009年开始执行。
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现代标准汉语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撰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
以上文字是我国官方权威部门对汉语拼音的诠释。知晓了什么是汉语拼音以及汉语拼音发展变化的历程。
从小学甚至是学前班开始,人们都会积极主动进入汉语拼音的世界,要求孩子们从小学习并掌握。因为汉语拼音是认识汉字的拐杖,是帮助人们学习汉字的最基础的工具,离开了这根拐杖和基础工具,将无法认识汉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论坛元老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