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昕孺:一轮明月照湖湘 文明自有温度

[复制链接]
大坪坪 发表于 2018-3-17 15: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87b00cc48da1551_size190_w600_h382.jpg
湖湘近代名人画像(局部)

耀红是我的同事、老乡,年岁亦相若,我因早生数月而得“兄”之虚名。然其性情超迈,天分过人,常仰观星月,内敛无数光芒,俯察物类,胸藏万千丘壑。而博览群书,几乎过目成诵,触事抒怀,无不逸兴遄飞。乃至谈则咳唾生珠,写则笔走龙蛇,冷眼觑世,热肠助人,吾景仰之,每称必呼之曰“耀红兄”。

多年前,耀红从益阳师专毕业,分到长沙市一中,杏坛一登辄成名师。后调到湖南教育报刊社,一边师从周庆元、张楚廷教授,斩获博士学位。主持《湖南教育》文科版期间,矢志贯通湖湘文化与语文教学,既为文化传承提供膏腴沃土,又使母语学习得到优质载体——“湖湘语文”绝非概念炒作,更不是空洞口号,它通过品牌栏目、精准策划以及丰富的课堂,成为国内以文化引领语文的一道亮丽风景。其中“湖湘语文行”专栏,作者全系知名作家,强调地域特色,拓展语文维度,凸显湖湘魅力,一时应者云集。惜因岗位变动,耀红奉命转战新媒体,“湖湘语文”顿如风中飘萍。到了更陌生的领域,有了更繁忙的工作,但耀红分明已闻到湖湘大地的脉息,他眼里一直晃动着这片土地上那些人杰的衣袂鬓影……利用业余时间,他悄悄行走于三湘四水,以一双锐眼、一抹灵犀、一片赤子之心,让寂静的山水腾跃起来,让寂灭的先贤苏醒过来,让看上去热闹非凡,喧嚣于各种广告、公文、商业活动,实则形骸腐朽、灵魂寂漠的文化乡愁,重新变得鲜活、丰沛而充盈。

“‘道’,还有哪一个汉字比它更飘逸更深远?它的笔触里,有日月经天的照耀,江河行地的滋养,孤舟济海的渡让。”(《千年问道》),大自然对人类已经够成全的了,关键是,我们自己内心的日月能否冲决狭隘的迷障,覆盖环宇;我们思想的江河能否突破党同伐异的藩篱,周行于广袤原野;我们意志的孤舟能否坚定地划行在漫漫求索的大海上……书生黄耀红举目四顾,虽然耳朵里塞满信息时代的轰鸣,然而浮云蔽日,大道茫茫,湘流浩荡,浊浪滔滔。他想起了一个人:

“船山避吴三桂于麋鹿洞时,已年近花甲。背弯,发白,眼花。你想啊,春天的麋鹿洞里,那么湿,那么黑,那么冷。雨脚如麻,布衾似铁。除了虫鸣,万籁无声。老人枯坐于洞中,就是一个难民。然而,有谁知道他的心中依然升起了明月,依然在冥想着宇宙、生死、人性的诸多命题?”(《明月船山》)

几百年之后,在手机控制人手、电脑压制人脑的时代,这些命题解决了吗?不错,我们有幸生活在和平年代,但难道没有沦为快节奏、高压力现代生活的“难民”?难道没有遭遇到不安全食品的“雨脚如麻”,没有感受过沙尘暴、雾霾的“布衾似铁”?可见,心中有一轮明月是何其重要!

于是,在这个信息让人耳聋目盲、利益让人心焦神燥的时代,耀红的心头一再掠过古圣先贤的精神气韵:

“从屈子身上,你看到的并不只是悲苦表情,也并不只是苍凉背影,你看到的,是壮志未酬的生命毁灭,是以死明志的坚贞,是生命融于自然的赤诚,也是超越凡俗的神之境界与仙之气质。”(《汨罗江》)

“在贾谊那里,仁与义,道与德,如那平定天下的火把,蜿蜒于起伏的山路。”(《古井无言》)

“在一个虚文藻饰、唯唯诺诺的士人语境里,魏源着力凸现的‘经世’二字,与其说是打破习惯的担当,不如说是直面现实的勇敢。”(《山高水阔海上风》)

“言辞之切,胆气之壮,让人看到:所谓中庸,远非失去热血、棱角和担当的粉饰太平。中庸思想全在于一个‘宜’字——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势制宜,不知其宜,不能‘用中’。”(《百年富厚》)

“想那大漠孤烟之外,刀剑与战马是左宗棠的威风和胆识,而至今犹在的那些杨柳、那些绿洲,何尝又不是这个湖湘之子的柔情与大爱?”(《胆识才气》)

“黄兴因‘无为’而成就至大的‘我’,因‘笃实’而显示了至大的‘智慧’。黄兴之后,再无黄兴。这是从官本至上、迷信权力的中国文化里绽放出的一束千载难逢的人格之光。”(《有史必有斯人》)
“我想,仕于隋廷的欧阳询,眼里追摹着《兰亭集序》的怡人春色,笔墨却不自觉地渗入了北国刚正。那里从来不乏篆书古意,魏碑坚定。那种严整,那种森然,那种峥嵘骨气,都是他内心的风景。”(《书堂怀古》)

……

如今,他们巍然屹立于湖湘大地,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放异彩,早已被界定为“人中之龙”。可在当时,误解、悲屈、厄运,无不成为他们砥砺前行的试金石。屈原留下震烁古今的天问后自沉于汨罗;文笔气贯长虹的贾谊落入“妒贤嫉能的人性黑洞”;旷世奇才王夫之,终其一生都在逃离、沉默和隐忍;魏源听见了世界的心跳,“他的时代并没有给他一声应有的呼应”;和**同年出生的郭嵩涛看见了文明的真容,却只是“斯人独醒”。谭嗣同和宋教仁,均在人生盛年时,献身于对变革维新与**的追求,他们是青春焕发的“两昆仑”,以其卓越的英才和澎湃的热血,擦亮了陷入沉沉黑暗的中国近代史。

这么多年过去,我们惊讶于科技的突飞猛进。却发现,它虽然改变了生活,却不曾改变世道人心。宽带提速没有让那些狭隘的胸怀变得更宽广,智能机器人的出现也没有让人们不再嫉贤妒能,生活方式的多元更没有演变成思维的活跃与想象力的提升……相反,人们有更旺盛的精力,有更先进的技术平台,有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手段,无限拓展“人性黑洞”,开发互掐潜能。无论个体还是群体,无论单位还是家国,都不得不在所谓快速发展的轨道上奔驰,他们很难平心静气地对视和对话。船山先生藏身的麋鹿洞前,是远远胜过蛟龙的、不可一世的高速公路……在这样的背景下,耀红秉持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与责任,穿越时空,返回并不算远的古代,将敢为人先的湖湘英杰、沉金积玉的湖湘文化与传道授业的语文课相结合,以此告诉孩子们:“世间所有的美与创造,从来就是一种生命沉醉,更是一场生命救赎。”

人性不可苛求,文明自有温度。岭之北,湖之南,这是一片怎样的热土啊!耀红搜履圣迹,苦研经卷,融入激情,自出机杼,为文23篇,结集为《吾土吾湘》。人皆喜其词句奇丽,语调铿锵,文如诗画,倚马而成;除此之外,我更叹服耀红文章里所呈现的悲悯情怀与博大气象。像耀红这样的才子,为文并不难,而他选择的,却是艰深冷僻的求道之路,与那些竞奔于名利场上的衮衮诸公形成鲜明对照,我不禁为之击节叫好!

a98df5acdbcc4f9_size38_w387_h465.jpg
黄耀红著《吾土吾湘》,湖南教育出版社

*作者吴昕孺,知名诗人、作家、编审,湖南省诗歌学会副会长。
我是大坪坪,大坪坪就是我!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网站编辑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