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青春痘就是痤疮,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主要发生于颜面和胸背多脂区,临床主要表现为粉刺、丘 疹、脓疱和结节等多形性皮损,常伴有皮脂溢出,好发于青春期。痤疮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临床治疗以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为主 。鉴于此,本人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就痤疮的发病机制及其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为青春痘的人提供临床参考。
1.痤疮的发病机制
1.1雄激素
由性腺及肾上腺分泌的雄激素对皮脂腺发育和皮脂分泌起着调控作用,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睾酮。睾酮经 5α-还原酶的作用转为双氢睾酮(DHT),DHT是激发皮脂增生的主要因素,不仅可与皮脂腺细胞内的受体结合,刺激皮脂腺细胞增生和皮脂分泌增加,还能促进皮肤细胞内核蛋白合成和游离脂肪酸等物质产生,皮脂中 游离脂肪酸含量升高可使毛囊漏斗部和皮腺导管过度 角化,造成栓塞,使皮脂排泄产生障碍,导致痤疮。
1.2痤疮丙酸杆菌
痤疮丙酸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是人体表面皮肤的正常菌群,主要寄居在皮肤毛囊和皮脂腺内,其大量繁殖是诱发痤疮的因素之一。侵入皮脂腺的痤疮丙酸杆菌释放脂酶、蛋白酶和透明质酸酶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酶,这些酶可以分解皮脂中的三酰甘油生成游离 脂肪酸和低分子多肽。其中,游离脂肪酸可刺激毛囊壁引发炎症,同时刺激毛囊皮脂腺导管增生和过度角化,导致皮脂分泌受阻,排泄不畅,从而增加痤疮发生率;低分子多肽可释放水解酶和多种炎症介质,诱导局部炎症反应,皮脂腺被破坏,形成痤疮。炎症损害和免疫失常
目前,对痤疮的炎症损害及免疫失常的认识仍不全面。多数学者认为,痤疮早期炎症损害不是毛囊皮脂腺导管的破裂,而与炎症前的细胞参与有关,在血管与导管周围导管壁的细胞、内皮细胞和浸润细胞均有人白 细胞(位点)DR抗原(HLA-DR)的高表达。另外,痤疮丙酸杆菌大量增殖后,进入真皮引起内源性感染,并诱导一系列的免疫应答。
2.痤疮的药物治疗
痤疮的药物治疗分为局部和口服给药,药物主要包括维A酸类药物、抗菌药物和激素等。
2.1 局部给药
2.1.1 维A酸类药物 目前,维A酸类药物分为三代, 其中适用于局部给药的维A酸类药物包括第一代的全反式维A酸和第三代的阿达帕林和他扎罗汀,均是治疗轻度痤疮的单独一线药物和治疗中度痤疮的联合方案首选药物。已上市的维A酸乳膏的主要成分为全反式 维A酸,适用于痤疮、银屑病和毛囊角化病等的辅助治疗。维甲酸联合克林霉素也是痤疮的一个常用临床治疗方案
2.1.2 抗菌药物痤疮丙酸杆菌是诱导痤疮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故对其进行抗菌治疗是痤疮治疗的常用方法。常用的局部抗菌治疗药物包括外用抗菌药物、过氧 化苯甲酰和果酸等。
3.结语
痤疮的发病机制主要为雄激素分泌异常、痤疮丙酸杆菌的大量繁殖、炎症损害和免疫失常及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等。痤疮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局部治疗药物中维A酸类药物与抗菌药物可联用于治疗 轻、中度痤疮,其中全反式维A酸、阿达帕林与他扎罗汀是治疗轻度痤疮的首选药物,全反式维A酸常联合外用 抗菌药物治疗中度痤疮,阿达帕林常和过氧化苯甲酰联用治疗痤疮;克林霉素与过氧化苯甲酰联用、果酸参与的联合给药方案也用于治疗痤疮。口服治疗药物中维 A酸类药物主要用于重度痤疮,第一代的异维A酸较第二代疗效更好,但均有致畸作用;口服抗菌药物适用于中、重度痤疮患者,多西环素与米诺环素是首选药物,米诺环素联用过氧化苯甲酰疗效好;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口服后不良反应较多,故常作为外用药;口服激素类药 物中的抗雄激素类药物用于女性患者,但长期使用会引发高胰岛素血症;螺内酯有潜在的安全问题,西咪替丁抗雄激素效果较弱,不作为治疗痤疮的常用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常用于暴发性痤疮或聚合性痤疮的治疗,使用剂量须严格控制。
唐平,主治医师,毕业于川北医学院,曾在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万州卫校进修皮肤性病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进修儿内科,西南医院进修肝病专科,呼吸病专科,消化内科。医学知识全面,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小儿咳嗽,小儿腹泻,小儿厌食症,鹅口疮,慢性湿疹,慢性荨麻疹,寻常型银屑病,痤疮,病毒感染性疾病,非硬化性肝病,顽固性咳嗽,顽固性腹泻等胃肠疾病的诊治,对疑难病的诊治有独特见解和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