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过后,白桥镇留下一个天然博物馆!

[复制链接]
高辉 发表于 2019-5-5 10: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在开州区白桥镇原乾隆村(2005年8月并入武城村)中部地段,有一大面积的地壳裂变地貌。


其裂变处与左右山脉断层,下陷最深处有50多米,其裂变面积为500多亩,下陷之地内山洞如网状分布;大小岩洞,互相衔结,处处连通,比比皆是,犹如自然防空洞;下陷之地表乱石如山状堆杂,大如山谷,小似泥丸,俨然如石海之库。是一个十分完整的地质泥石流“天然博物馆。”在裂变地段的中部,有一个大岩洞,岩洞上刻有“乾隆洞”三个大字。


据当地人传说,原乾隆村大面积地壳裂变时间为清乾隆年间,由于当时地壳裂变规模之大,到其现场便可知其惊心动魄的场面,影响之深,反映之远,情势之猛,撼动乾坤,堪称万物惊扰,地动山摇。


当地政府官员便把这一“惊天地,动鬼神,撼山岳”之大事上报,逐层禀至大清王朝并惊动了乾隆大帝。乾隆知晓这一情况后,便御笔亲书了“乾隆洞”三个大字,以皇帝的威名镇住其蛟龙。星夜差人送往地壳裂变处,命地方官员速请人拓刻于裂变处的大岩洞之上。


以作镇山之宝,防此之地再度裂变,免使庶民再受灭顶天灾,以安其乐。传说凡欲移走之龙,必有水方能兴焉。干者,水枯也。“乾隆洞”中的“乾”谐音为“干”,干者,无水也。“干龙”便成了无水之龙,无水之龙便失去动弹之能,更无法兴风作浪了。


这便是乾隆大帝御书“乾隆洞”之故。原乾隆村的裂变处名为“乾隆洞”概由此而来,原乾隆村村名以“乾隆”命名,大概缘于“乾隆洞”系乾隆大帝御题,且“蛟龙”再也没有“轻举妄动”,当地人民为了永记皇恩盛情之故,因而以此名命之。又因“乾隆”与“干龙”谐音。所以当地人称干龙洞、乾隆洞者均有之。


地壳裂变(发生地震或大面积山体滑坡),现在看来,不是一件什么稀罕之事,而在乾隆时代,尚处封建社会时期,科学尚不发达,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和探究尚处模糊之态,思想闭塞。误认为山体滑坡,地壳裂变是“蛟龙下海”(民间称走蛟)所造而成。而“走蛟”便会造成刮大风、下暴雨、打惊雷、天塌下,地崩裂的灾害性天气。“蛟龙”兴风作浪,飞砂走石,乌天黑地,贻害无穷。因此民间大有闻“蛟”而色变之状。


特别惧怕本地有“走蛟”之事发生。而在开县尤为突出;每年夏季大雨降临之时,坐落在山脚下的特别是居住之地周围有泉水(民间称浸水)的人民,便将处于一级警戒状态(干脆说处于紧急恐怖状态)。一旦有“走蛟”之事发生,马上奔逃性命。可惜由于乾隆书写的“乾隆洞”三个大字在文革浩劫中被“破四旧”了。


“乾隆洞”三个大字虽然不见了,但当地人民仍视之若神灵,建有小庙,立有神牌,披有红袍,设有祭坛,摆有供桌,砌有拜台。每逢初一十五民俗大节,便有成百上千善男信女前往驻足观看,顶礼膜拜。香火鼎盛,纸烛天烧。馨烟缭绕,鞭炮齐鸣。每逢此时此节,好不热闹。


盛世之景,显而现之。开明之界,方见人们的和谐安详。但愿此地永远“兴隆”吧!但愿“乾隆洞”的人民和天下所有的人民一样,永远乾坤和谐吧!


全部回复1 显示全部楼层
奇葩的大妈 发表于 2019-5-5 12:47: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奇闻呀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论坛元老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