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桥古迹寻踪之二

[复制链接]
高辉 发表于 2020-6-7 16: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七、古建筑遗址

  白桥镇古建筑遗址遗存主要有三类:牮楼、民宅院落、哨卡。
    (一)牮楼
    1、王家坪崇福寺牮楼。位于原上桥乡政府内。现为上桥村委办公驻地。修建于清朝同治年间,在崇福寺内,高约35米,系条石木质结构,六楼一底布局,底部三层楼均系石板铺就,三层以上楼板均系木板,十分坚固,主要用于藏匿贵重物品、躲避土匪的场所。上世纪70年代末人为拆毁。
    2、王家坪彭氏牮楼。紧邻原上桥小学内教师宿舍后,现为学校花园兼休闲处所。修建于清朝咸丰年间,高约30米,石木结构,五楼一底布局,是当时彭氏家用之所,主要用作藏匿贵重物品以及躲避土匪之所。上世纪60年代末人为拆毁。
    3、茶园坪炮台牮楼。位于原上桥乡茶坪2社大河湾上面的悬崖峭壁之上,具体修建年代不详。高约50米,系石木结构,六楼一底布局,高大宽敞,周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最理想的藏宝、藏身之地。上世纪80年代末人为毁掉,其条石用作修筑原茶坪2队堰塘的堡坎了。

    (二)民宅院落
    白桥镇古民宅院楼大多修建于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之时,因系土砖木结构,加之自然环境恶劣,“湖广填四川”的老祖宗们所留下的民宅大多均系第三代建筑物了。即清末民初的民宅。这样的建筑也十分少见了。因此,白桥镇古老的民宅建筑,多系清朝咸丰及以后的年代所建。著名的有:原白桥乡中柏村的吴家屋场、桂花村的余府屋场、原上桥乡炮台村的张家屋场、茶坪村的下茶坪大屋场(三合院建筑,两个天井,四十多户,200多人,两个生产队)、上茶坪袁家屋场、武城村猫儿嘴大屋场(有朝门、牌楼,天井,规模宏大,气势壮观)、赵家屋场、桂花树屋场、张家屋场、原乾隆村的熊家屋场、原上桥村的白瓦屋场等。

    (三)古代哨卡
    白桥镇古代哨卡主要分布在东南西北各个进出口步行道路之上,建有简易的土砖木结构单间,有的是用几根木棒搭拉一个简易草棚,仅供遮风挡雨而已。哨卡24小时有人值班,风雨无阻,一遇匪情,以“吹筒”(也称牛角号)传递信号。民国末年取消。主要有:
    白桥大梁老场上的哨卡(原白桥乡丁山村境内)、幺店子(白桥老场镇上)、中柏村的分水垭口(原云阳县后叶乡金星村与原开县中柏村的交界之所)、凉风垭(原云阳县后叶乡万福村与原开县上桥乡乾隆村的交界之所)、任钱森垭口(原云阳县后叶乡先锋村与原开县上桥乡武城村的交界之所)、王家垭口(原云阳县后叶乡高峰村与原开县上桥乡茶坪村的交界之所)、陆家垭口(原开县大堰乡、河堰乡与原开县上桥乡柏大村交界之所)、范家垭口(原开县大堰乡与原开县上桥乡炮台村交界之所)、楠木沟,亦称双河口(原开县津关乡建楼村与原开县上桥乡月霞村交界之所)、丁家山(原开县金峰乡与原开县白桥乡丁山村交界之所)等哨卡。

八、古桥


    白桥古桥各村均有分布,只是材质、大小规模不等。主要有风雨廊桥(木桥)、石搭桥、石拱桥。

    1、风雨廊桥。位于原上桥乡柏大村10社的榨坊湾,因桥上和风习习,桥下素湍汪涵,一年四季,凉意飕飕,当地人都叫着“凉桥”。廊桥建于清朝咸丰年间,全系木质结构,中层铺满木板,两侧设有简易的木板座位,在顶层檩子桷子上盖有瓦片,犹如一间长方形的空中木质瓦屋。桥全长约45米,宽约4米,木桥板下深约20米,是古时人们过往大山或煤厂挑煤炭、砍柴禾、去温泉镇办事的主要交通要塞。上世纪80年代末拆毁,在此遗址上重新架起了石拱桥。

    2、木搭桥遗址。位于原上桥乡月霞村9社楠木沟湾底的双河口,呈东西走向、长约20米宽约1米、厚约为160公分的巨型木板搭桥。据传建于清朝咸丰年间,由当地富绅捐资承建。河沟深度约为25米,是当时境内最深最长的木板桥。上世纪90年代初期修建公路时毁掉,改为了石拱桥,遗址仅存。

    3、板板桥遗址。位于原上桥乡炮台村7社。据传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桥长约15米,宽约2米,桥深度约为10米,初建为石木结构,石墩子加上木棒,铺上木板成桥。故名板板桥。上世纪90年代初修建公路时架上了石拱桥,仅存遗址。

    3、高岩咀大桥遗址。位于原上桥乡上桥村1社高岩咀岩边石拱桥沿东上行100米处。从现在的河面青石板上,清晰可见古桥桥墩基础凿坑遗址。

    4、中柏桥遗址。位于原白桥乡中柏村中部,建于清朝咸丰年间。系巨型柏树木头作为桥梁,其上铺上厚木板成桥。方便沿河两岸村民往还步行。因处于该村中部,又系柏木搭桥,故称为中柏桥。不知何年何月木桥溃烂,将木桥更换为两条巨大的条石桥。桥长约7米,宽约4米。桥深约4米。2000年6月在条石桥面水泥加固,成为了现在的公路桥。

    5、石搭桥。位于原白桥乡黄岗村7社底部,是去沿江、丁山村的必经之道。桥长约23米,宽约1.5米,桥深约4米,现存,少有人路过。

    6、石搭桥。位于原上桥乡高岩咀底部、月霞村1社何家屋场旁边,是过去人们往还开县城、温泉镇的必经之道。桥长约35米,宽约1.5米,桥深约3米,现存,少有人路过。

    7、三步两搭桥。位于原上桥乡武城村13社境内,是过去人们往还城口县、温泉镇、去云阳县廖家湾、开县的水井垭口、田垭口、偏岩子挑煤炭的人行大道。桥小巧玲珑,两坎中间一石墩,靠两坎各搭两款石板成桥。桥长约2.5米,宽约1米,深约1.3米,至今犹存,少有行人路过。

    8、石拱桥。白桥镇的古代石拱桥,大多分布于原上桥乡境内,从现有的资料分析,这些石拱桥修建于清朝乾隆至咸丰年代之间。主要有:
   原上桥乡上桥村高岩咀石拱桥,现为公路桥;上桥村通往幺店子步行道的石拱桥,现为公路桥;原上桥乡文龙村5社岩边上的石拱桥,仍为人行桥;原上桥乡乾隆村3社岩边上的熊家石拱桥,此桥于2000年时被当地人人为毁损,行人无法通行;原上桥乡乾隆村6社岩边上的石拱桥,仍为人行桥;

    9、甩甩桥。位于原上桥乡月霞村9队李家屋场外的月霞溪河面上。建于1999年3月,系当时白桥一青年人在郭家镇建楼村的横石梁开办私立小学时为方便河岸学生出行出资拉建。现无桥面桥栏,仅存几根主体钢筋于河面荡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论坛元老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