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桥古迹寻踪之三

[复制链接]
高辉 发表于 2020-6-8 16: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十、学校遗址

  白桥镇最古老的学校及学校地址,现无从可靠,从小地名考证,有一处系清朝咸丰年代的学校,即原上桥乡武城村13队境内的学堂榜,相传为猫儿寨寺庙出资办学,主要为其培养道教人才。
_20200607165105_5edcaa794eea7.jpg
(网络图片)

  其余办学遗址均是:解放前夕,原白桥乡桂花村余府大院的私塾遗址、原上桥乡龙村5队的“街老师”私塾遗址、武城村1队的“胡幺老师”私塾遗址、武城村12队的“张品山”老师私塾遗址、武城村9队猫儿嘴“王老师”的私塾遗址等等。

  新中国成立后的临时办学点。如原上桥乡武城村的老村公所(原10队)、武城村7队的王家屋场、武城村8队的何家屋场、原上桥乡茶坪村的上、下茶坪屋场、5队川主庙梁上、紧邻裂口坪的办学、4队的办学遗址,原上桥乡柏大村8队、7队(8队村公所1977年9月至11月办过初中。分上下两层,上为初中班,下为小学班。9月份刚开学点名时,木楼坍塌,压伤了数名小学生。之后初中、小学暂借农户教学),原炮台村黄家湾的半耕半学临时办学点、原上桥乡炮台村张家老屋曾经是炮台村一校、马口上曾经是炮台二校,上世纪80年代中期集中办学于炮台村关梁上,原上桥乡月霞6队的办学遗址,原上桥乡医院南侧的上桥村校遗址,原上桥乡活水村6队的活水村校遗址。

  原上桥乡柏大村10社的初中办学点。1977年12月至1980年6月结束。

  原上桥乡乾隆村观音庙的初中办学点。1977年12月至1980年6月结束。

  原白桥乡黄岗、曙光、青杠、桂花、高梨、茶山、沿江村校遗址、原白桥乡大梁上上世纪80年代兴办的民办学校遗址等。

  原白桥乡中柏村“猫捕老鼠”的民办小学遗址、中柏村中柏村校附近的民办初中办学遗址。

  原上桥乡供销社民办初中办学遗址等。

十一、古墓

  白桥镇古墓,多数被人为毁损于上世纪60年代后期,现存的古墓均是地下墓葬了,根本没有了墓上面部分的碑石建筑。这样的古墓分布于各个村社。巨大的古墓有:
  1、深基塝墓葬群遗址。位于原上桥乡武城村13队桂花树屋场之外的田塝上,石质墓穴,宽大深邃,陷坑众多,因墓深陷,未被毁损,其面已筑梯田,墓穴不现,但名字“深基塝”尚存。

  2、深冢遗址。位于原上桥乡茶坪村6队上茶坪屋后的平坝之下,上世纪60年代中期垦田地时掘开,当地村民随即封土,其上仍为耕地使用,深冢尚存。

  3、大石包坟墓群。位于原上桥乡月霞村8社,石头多,其缝隙均为大小坟墓,很少有立碑,坟茔保存完好。

  4、关山坟墓群。位于原上桥乡武城村13社与云阳县后叶镇清顺村9社交界处。黄沙土质,大小坟墓众多。坟碑高大者少有。坟牌者也少有,多数系坟堆。上世纪70年代初垦田造毁。仅有少数坟墓深葬田坎或田间之下。

  5、院子碑遗址。位于原上桥乡武城村13队与2队之间的一座小山岗之上。相传为清朝乾隆年代熊氏祖先碑墓。建筑雄伟,气势宏大,面积约为800平方米,设有石质牌坊、石椅石墩、石兽石禽,碑墓外围栽植着柏树,一年四季,风光秀丽,景色吸人。上世纪60年代末期碑面建筑装饰损毁,基石挖掉,柏树砍伐,夷为平地,墓葬未被损毁。

十二、古树
  境内古树很多,但现存遗迹很少。现存的古树更少。根据健在的老人讲,古树遗迹主要有:

  1、叶家寺的古黄葛树遗址(详见前面“叶家寺”的介绍)。

  2、原白桥乡黄岗村社内的古松树遗址。据当地老人讲:民国末年,当地上百数人天天去砍这棵松树,砍了三个月才砍断,用作柴禾烧了近两年才用完。可以想象,这棵古松有多高大,多粗壮。

  3、原上桥乡乾隆村6社境内双河口松树遗址。据老人们讲:这棵大松树粗壮无比,高大无限。树蔸已经成为了匾形,且自然烂掉,成为了一个大洞,后来人们就从树洞往还经过。但树仍然枝繁叶茂,其上有两根主要枝垭,生长旺盛。人为砍伐于民国末年。据说砍伐时,十多个人砍了几十天,树蔸彻底砍断时,大树主杆不倒,幸得附近善男信女祈祷烧香、跪拜叩头才慢慢倒下。

  4、原上桥乡武城村2队染坊西边大松树遗址。据当地70岁以上的老人讲:这棵大松树主杆高约60米,树冠遮挡了附近几十个农田,由于树高,对农田庄稼没有任何遮光影响,要十多个大人才能合围。一年四季,鸟类成群,栖息繁衍,周而复始。大树底部有一个巨大的“松油结”,当地人称“松光”。在没有煤油照明的时代,不少农户因无钱用不起桐油,就只有用天然的“松光”照明。附近不少人家农闲时便去挖“松光”。久而久之,树底挖成了足有一人多高,能容纳三到四个大人同时挖“松光”的巨洞。但大树仍生命常青,长势茂盛。毁于上世纪50年代。

  5、大青杠树遗址。位于原上桥乡武城村2队,现小地名仍叫着“青杠树大田”的地方。据传有十多棵青杠树,一般都要6至4个大人才能合围,挺拔高大,是喜鹊(当地人称为雅鹊)的乐园。满枝鹊巢,每到春季,喜鹊孵蛋时,当地不少人总要爬上树梢,放上几个鸡蛋或鸭蛋,请喜鹊代为孵蛋。据说这样孵化出来的鸡或鸭抗病毒性强,产蛋率很高。

  6、柏树湾遗址。位于原上桥乡武城村13队桂花树屋场右下侧。据代代老人传讲:南宋朝垦田时,将硕大无比的一大湾柏树全部砍伐,仅这个湾,就用了5年时间才砍完树,终于造出了农田。而今这里仍叫着柏树湾。

  7、黄葛树遗址。位于原上桥乡政府驻地大门左侧、原乡卫生院大门正面。要4个大人才能合围。树底有一大洞,当时各单位的垃圾一般都暂倒于此,一年半载后再统一搬运。毁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

8、桂花树遗址。位于原上桥乡武城村13队桂花树屋场。树径要5个大人才能合抱,皮质崩裂,根系虬盘。龙钟老太,杆状高大,冠型如伞。每到中秋前后,金花灿烂,耀眼辉煌。方馨香四溢,方圆数百米,扑面而来,浸人心脾,无不令人陶醉。

大约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棵历经千年风雨沧桑的桂花树毁于本地村民之手,成为一大遗憾。

  9、银杏树。银杏树,农村大都叫做白果树。位于原上桥乡活水村3社。要3个大人才能合围,高60米,由于结果率高,连年都有丫枝压断,故树冠不大,但主杆修长,笔直挺立。这是目前境内农村庭院最大、村民自发保护得最好的一棵大树。此地因这棵白果树而名为“白果坪”。栽植年代不详,附近村民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祖先们留下来的这棵白果树,无论何时何代,无论多少价钱,都无所动容。只有保护,让这棵大树永远生存下去才是他们真正的追求,才是他们追求的最大价值。

10、红豆树。位于原上桥乡柏大村3社“红豆梁”,海拔900米以上。


此树高约40米,胸径2.04米(折合市尺,有6尺多),主干笔直,呈暗灰褐色,底部偏上有一小空洞,整体皮面光滑,少有斑驳,更无老态龙钟之状,属于落叶乔木红豆树科目。

据当地老人讲,这棵红豆树至少也有500年的历史了。解放初期,此地及其周围均是以松树为主体的原始森林。树木古老,植被繁厚。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国家大炼钢铁时,炼钢铁的炉子就架在红豆树附近。所有松、柏、杉及其杂树都被砍伐一空,焚烧殆尽。独有这棵红豆树幸免于难。究其原因,在于当地代代祖宗对后人的神秘而郑重嘱咐:千动万动,红豆梁上那棵树万万不能动,谁动谁都无好下场。幸亏祖宗们高端的智慧,幸亏祖宗们神秘的嘱咐,使得这棵巨大的红豆树保存了下来,让现代人目赏到红豆树的尊容。

20世纪70年代,红豆树枝桠繁茂,虬枝倒挂,树冠蓬勃,是喜鹊(当地人称雅鹊)常年栖息寄居繁殖的寓所。终年鹊跃翻飞,鸣声嘹亮,震荡山谷,热闹非凡,充满着喜庆祥和的盛世升平景象。

80年代初,不知什么原因,喜鹊阴一个阳一个的减少,直至全然失踪,弃居而去。也就在喜鹊弃居不久,红豆树黯然失色,萎靡不振,死气沉沉,枝桠枯萎,纷纷断裂。就在当地人唉声叹气惋惜红豆树将要死亡的时候,红豆树又奇迹般的返老还童、长枝发芽了。

如今这棵红豆树,其上的枝桠都是上世纪80年代后重新生长出来的,枝桠皮细柔滑,呈灰绿色,活力焕发,这就是树龄虽大,枝桠不繁茂的原因。这是境内自然山林中自然存在的唯一一棵巨大的原始树种。

11、钩藤。钩藤,又叫钩丁、吊藤、鹰爪风、倒挂刺等。属常绿藤本植物,攀援状灌木。带钩的茎枝可入药。具有清热平肝,息风定惊,镇静降压的作用。还可用于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痫抽搐,妊娠子痫,高血压等症,也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首选中药材,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尤其是原生态的野生钩藤,更是凤毛麟角,难得一寻。此根钩藤位于原上桥乡茶坪村7队袁家老屋场,是袁氏家族“太祖”辈亲自从深山原始老林移栽于此,迄今已有100多年了,袁氏祖辈系草药名医,住宅周围栽植了不少名贵药材,独有此根钩藤尚存,生长十分旺盛,枝条藤蔓,覆盖了附近约120平方米的区域。常有人长途爬涉到此采摘钩藤,已备急用。(待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全部回复1 显示全部楼层
曹绍秋 发表于 2020-6-8 23:51: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感谢分享。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论坛元老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