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陈氏家族,据137前的光绪癸未(1883)年间所纂老谱明载:由“湖广填川”而来,瓜绵椒衍,人丁兴旺,至今已651年、约24世。
相传在明洪二年(1369年),我族入川先辈从湖广黄州府麻城县高杆(阶)堰洗脚河,“奉旨”由楚入川,落担于开县之东“尧城坝”(即今重庆市开州区关面乡姚程村)。为感恩这片圣洁热土,在此,特将我陈命名为“开县尧城坝陈氏”,以志永世铭记。
在尧城坝居住数代、约200多年后,嫡裔陈孝由尧城而迁已坪正坝(桃溪河),孝祖殁,祖妣冉安人携子陈啟伦,在400年前的天啟年间,从正坝再迁离(开县)城七里长坝子(大约在原镇东乡鹿鸣桥附近)。
尔后四百年里,人丁繁衍、家业兴旺,不断发展壮大,买地置业,其同族后裔,相继分布在三拱硚(镇东村)、陈家坪狮子凸、大寺坪、冯家梁,头道河(鹿渡溪)、丰乐“葫芦坝”、原氮肥厂、山中村、汉丰镇城郊、镇安陶家坝黄石皮、原双柏盐井坝、及大池山仁和村桂花屋基、竹林村等处。
在651年、约24世中,至陈孝(公)之前约7代世系无考。孝公后本族世系清晰,故纂谱将孝公定为一世,其行派为“啟君正思,应发开学,永佩祖(光)守(德),常怀国恩,支析敬仲,本立虞廷,周武利用,子满裕昆,礼义世继,孝友代传,长延先绪,丕振家声,惇明昌显,安富尊荣”。
孝公后裔世系图如下:

由上图世系可知,至孝公第七代“发”辈后裔,已17兄弟,除4人乏嗣,应有12支下落不明。
在第八代孙“开”字辈,全族37弟兄,除家谱详细记载有“发槐”四子外,其余33弟兄(支)世系,本谱无载。
发槐后裔世系图:

由此似可推论,光绪癸未【1883】老谱,实为孝公第七代孙发槐一支(四子)的分谱(支谱),发字辈除本支外,应尚有12支分谱。第八代裔37支中,除本支4弟兄,尚有33支失联。
由于年代久远,杳无联系,或因家谱散佚,致长房后裔无谱可稽,无派可取,遂将第十三世派行“祖”字辈照他陈取为“光”、第十四辈“守”字辈取为“德”,后许联系上了本族,其后又改回了本谱派行。
如双柏盐井坝的陈光松、光权;原汉丰医院院长陈光国、光禄、光建;以及现镇东街道石龙大桥头镇东村十五社陈光福、光华、光富、光清,等等等等,便属此情形。
故特此发文寻找,本族第八世“开”字辈其余33支宗亲及发槐后代血脉亲人。如有世系相符或家谱记载详实其源者,请与本人联系:13098659581,微信同号。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