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待客习俗之生日来客
在我的印象中,上世纪90年代以前,每一年中,家家户户的大人都有“祝生日”的习俗,尤其是老人,年岁越大,“祝生日”必做,其氛围就越浓厚。
我们家乡将到“哪家去做客”的行动,都习惯地称作“走人户”,直至今天还在这样称谓。
每逢哪家某某人生日到来之前,哪家的三亲六戚便事先准备好“面条三把(一斤一把)、粉条一把(一斤)、海带一斤、糖一斤(红糖、白糖、冰糖或是甜食之类的饼干均可,可以同时都送)、鸡蛋10个、米一升(一般是六斤,粘米、糯米均可)”这些礼物。若是家境好,拿得出来又大方又舍得拿者,一般糖品好几样;鸡蛋、鸭蛋好几十;大米好几升;稻谷好几袋,除了这些,还要送一块人情肉(多系干腊肉,一般三到五斤)。当然这是走人户最舍得送情的亲戚了,也是家与家之间关系最紧密、感情最真挚的表达了。
生日来客一般在某某生日的前一天下午去。如某某3月16生日,那么其客人便在3月15日的下午去给某某“祝生日”,如果是一般的朋友关系,或者无暇提前光顾,就选择某某生日的当天上午来给其“祝生日”,不过,当天来的客人不多。
如果送的礼物多,就用比较精美的细篾小背篓背送;礼物少,则用一般的布口袋挎着或提着送。
晚饭后,所有客人们便陪同“过生日”者“日白”、“摆龙门阵”、“聊天”,什么都说,什么都讲,海阔天空,无所不谈。一会儿闹闹哄哄,一会儿说说笑笑,一会儿拉拉扯扯,一会儿嘻嘻哈哈,气氛浓烈,热闹非凡,客人欢喜,主人高兴,大家快乐。
此时此刻,所有在场者都忘记了所有的烦恼与忧愁,呈现在眼前的是至亲,是真正的值得信赖的亲人,所以才有畅所欲言、言无不尽的恣情。亲人们的所谈所说所做所闹所笑,无不是紧紧围绕“祝生日”的主题,就是要让“过生日”者开心快乐,愉悦舒畅。整个场景洋溢着温馨、和谐、喜悦、美好与幸福之中。我想,这不正是“祝生日”的最热烈的体现吗?
那时招待“祝生日”来客,一般是“一晚住宿三顿餐饭”的招待模式。晚餐后陪客人谈家常,第二天的早餐比较随意,中午便是招待来客的大餐了。主人在中午大餐时还要专请客人,所请都是家里其他成员来送礼而不好意思多来的客人,吃罢中餐稍事休息后,客人便陆陆续续地打道回府了。除非关系特别密切或年岁大、好多年都没有来的珍贵客人,可以再留宿一晚上,继续交流谈天,说古倒今,亲戚味道浓烈,朋友情感真挚。
以上都是一般生日对来客(即“散生”)的款待。
其实那时我们家乡“祝生日”很有分寸,都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就是“祝生日”分为“散生”和“整生”。如45岁、56岁等等这些年岁便是“散生”;30岁、40岁、50岁等等这些整数年岁便是“整生”。
“整生者”对于男女性别都很有讲究:男性“祝进”,女性“祝满”。男性的“整生”必须是虚年岁,比如某某男性今年满59周岁(实岁数),那么满59岁时就是这位男性的“整生”60大寿了;女性的“整生”必须是实年岁,比如某某女性今年79岁,那么明年就是这位女性的“整生”80大寿了。
祝“整生”者岁数越大,来客就越多,生日场面就越隆重。我们家乡至今还流传着“又是龙灯又是会,公公老汉祝八十岁”的俗语,就是对生日隆重热烈场面的最好诠释。
“祝整生”相比“祝散生”就讲究多了:
首先是来客者多了。除了三亲六戚,还有社会上不少朋友都要来祝贺,因此主人早就备好了主厨副厨,杀猪宰羊,鸡鸭鱼肉,大操大办,大办酒席,大热大闹,办得风风火火,显得体体面面。客人实惠,主人有光,生日者得意;显示着的大方、周到与热情。这是对主人身份最有力的表达和体现,更是对所有亲戚朋友前来祝贺的最有力的招待和感激。
再就是有专聘的“支客师”(既能说,又能写,特别深谙待客与为人的处事之道的当地有名望的人)负责接待客人并管理所有客人的吃住行。
再就是送礼的成分重了。凡逢“整生”,生日者的女儿女婿家、岳父母家、姐妹夫家等等主要的亲戚,除了送过“散生”礼物外,还要送至少20斤米的汤圆面、一盆香气四溢、甜润可口的醪糟,还要送做衣服的布料等等。
无论是三亲六亲亦或是远近朋友,其他礼物可少,唯独鞭炮不能少,只是鞭炮的长短罢了。“放鞭炮”是“祝整生”最为明显的标志。
“祝整生”放鞭炮也挺有地域学问:如果过“整生”者的祖父辈、岳祖父辈健在或只要还有一名健在,放鞭炮的时间便定在晚餐前;反之则在晚饭后进行。
放鞭炮前,为了一次性连续不断的炸完,事先便有专人负责将所有客人送来的所有鞭炮一串一串按顺序搭头,一行一行地铺地摆好,然后点火燃放。如是顺顺利利地放完,主人高兴,过整生日者更高兴,这意味着主人家风清气顺,万事称心。过整生日者一帆风顺,平安健康。
如果是晚饭后放鞭炮,主人便有招待所有在此住宿客人“宵二道夜”(晚饭后再吃一顿饭,也意味着放鞭炮花去了客人的钱,又有劳客人前来祝贺,故表感激之情。也有展示主人热情、烘托热闹氛围的意思)的规矩。“宵二道夜”,一般是喝酒,菜的样数虽不多,但菜品很精致,主人早就准备的有:猪腰花、猪肝子、鸡杂、时蔬、血旺汤、时蔬汤、虾米汤等等,目的是求得客人的欢喜热闹,渲染烘托生日浓烈欢快的氛围,以示主人与客人亲密无间的友好,以达主人家的盛情、大方与殷实。
第二天早餐便是醪糟小汤圆,有的还准备了大汤圆,客人爱好所选,愿意吃什么就吃什么。
中餐称为“正生饭”(正式对来客祝生日的招待饭),是大餐,数量多,菜品全,色泽美,味道鲜,客人多。如主人家宅窄的话,还要分轮次吃饭,大多是一至两轮次,有的是三轮次,但绝不会安排四轮次,因为“四”在我们当地是不吉利的数字,一般都要进行回避。
中餐第一轮时,“支客师”要专门主持一场十分隆重的拜寿仪式(一般是70至80岁者,才能享有拜寿的资格),礼工毕敬地将过“整生日”者请到堂屋正中家神龛位下的八仙桌的上方端坐。并邀请“过整生日”者最重要的有头有面的亲戚或是最致密的朋友陪同,斟上美酒,摆上佳肴,然后依次请“整生日”者儿子儿媳、女儿女婿以及孙子辈、重孙子辈等后生晚辈给其磕头拜寿,说些祝福语言,“整生日”者便满面荣光,笑容可掬,乐不可支,自信可骄地一面笑呵呵地接受应承,一面说些大吉大利的“封正”(就是吉利话)话。客人多,场面大,仪式隆,很有仪式感,最富亲情味,极有传承力,特有感染力。
中餐过后不多时,便有客人或朋友与主人打过招呼,陆陆续续地各自回家了。
如有远道而来的贵客或是不经常来的亲戚朋友,抑或是老人,主人还要再三挽留招待,以示主人与客人友好的关系,以表主人的款待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