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大村的那些“塆”

[复制链接]
高辉 发表于 2021-1-4 13: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柏大村的那些“塆”
高辉
谨以此文献给为原炮台村、柏大村那些“塆”命名的古代先贤们,以作纪念!
柏大村现今隶属白桥镇,2004年9月县政府下文将原炮台村、柏大村合并为今柏大村,现辖7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8平方千米。是镇内幅员面积最广、森林覆盖率最大的山区行政村。其东与镇内月霞村第10村民小组、并同云阳县后叶镇之清顺村连接;北与开州之河堰镇、温泉镇接壤;西与镇内月霞村第1村民小组、开州之温泉镇、郭家镇毗邻;南与镇内月霞村之第6、第8村民小组为界,是镇内连接外县、外乡“边关线”最长的大村。
柏大村山多林葱,坡坎纵横,沟壑密布。木业资源盛丰,松柏杉树漫山遍野,鳞次栉比,沿沟生长,随坎就势,满坡覆盖。还有观赏性的野生花卉,红的、白的、紫的、粉的、黑的杜鹃花,还有各种珍稀雀鸟,国家级珍稀植物、动物等森林资源。
柏大村不仅林多、山多、坡多、坎多,资源多,还有“塆”多。其中的“孟家塆、大塆、铁厂塆、堰塘塆(以上为原柏大村境内)、王家塆、黄家塆、苦楝子塆、柏林大塆、万家塆、芭蕉塆(以上为原炮台村境内)”早已载入《四川省开县地名录》(一九八七年)史册,成为“有据可查”的盛名。
孟家塆,今柏大村第1村民小组(原柏大村2社),呈北南缓坡状,北高南低,有小溪流经过,塆内世代先民因孟姓居多而得名。其间山林葱郁,坡多田少,现留居此塆人者甚少,古老住宅多被拆毁,主产玉米、红苕、洋芋、花生、巴山豆和其它杂粮,山广地多田少,有野山羊、野兔、麂子、野猪,特别是各种珍稀鸟类的栖息之地。塆的山梁上尚有一棵年已500多年的红豆树护佑着这塆的风水宝地。
大塆,因塆长而大,故名。今柏大村第2、第3村民小组(原柏大村1、2、3、4、5、6、7社)境内,长约2千米,深约1千米,宽约1.2千米,系白桥镇境内最大最长且物产最丰富的大塆,是月霞溪流的发源地,其内人口较多,主产玉米、红苕、洋芋、大豆、花生,沟壑纵横,山涧密布,森林茂密,有珍稀樟树等木材,有野兔、野山羊、野猪、蟒蛇、蝮蛇、黄麂、果子狸,还有各种珍稀的鸟类栖息于此塆,小溪流多野生螃蟹、泥鳅,少鱼类,山间多野果,如山樱桃、山梨子、板栗、野生葡萄等。有天然名贵中药材,如沙参、春不见、王不留行、山胡椒、木桶等分布其间,境内最高峰、亦是白桥镇内最高峰——金峰岭,海拔1118米,其上有古庙宇金峰观遗址,峰顶隶属两邑(开州区、云阳县)四镇(开州区之白桥镇、温泉镇、河堰镇,云阳县之后叶镇)统辖。金峰岭南麓有步行时代的陆家垭口“驿站”遗迹,是附近村民挑炭、砍柴、割草、打猪草、外出温泉、和谦、大进、白马泉、河堰、云阳县窄口子、农坝、城口县、巫溪县等处进行商贸交易的主要通衢。
铁厂塆,因此塆地藏铁矿,木材资源丰厚,“大跃进”时期(1958年——1962年)在此办过铁厂采矿炼铁,故名。今柏大村第3村民小组(原柏大村6、7社),其内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主产铁矿,煤炭和松、柏、杉等木材。有野兔、野山羊、野猪、蟒蛇、青蛇、蝮蛇、黄麂、果子狸,还有各种珍稀的鸟类栖息于此塆,有各种食用野生菌类,如紫色松菌、黄色松菌、麻窝蛋等山珍遍布其林,境内曾经是开州有名的原始森林之一,1958年大炼钢铁时人为毁败,其森林属于国有林场,隶属开州区白玉林场管辖,上世纪九十年代及以前,有国有林场看护场所,林业工人数人常驻,九十年代后期拆除看护场所,场所房屋现已倾坯,已成过往历史。其山梁上有一小庙,世称“庙庙”梁,此处是通往温泉等远方的主要古道之一。
堰塘塆,因塆内有一口堰塘,故名。今柏大村第4村民小组(原炮台村5社),塆不长、不大,就是一个漕口,漕口有一堰塘而已。其内地广田多,主产水稻、玉米、红苕、洋芋、花生、大豆等农作物,土质肥沃,水源丰富,清水鱼很多。视野开阔,空气清新,住宅密集,人丁兴旺,可谓绿水青山,风光秀丽,一年四季,丰收在望,其乐融融,美不胜收。
王家塆,自古以来,塆内王姓居多,故名。今柏大村第6村民小组(原炮台村11社),境内溪流多,弯道多,土坡多,黄沙土多,林少地多,有农田,主产玉米、红苕、洋芋、花生、大豆等农作物,林中有大量野生食用菌,如紫松菌、黄松菌、刷把菌、冬瓜分、竹荪等珍稀菌类。还有不少野猪、野兔、黄麂、黄鼠狼、果子狸活动其间,解放初期及以前还有老虎、金钱豹、豺狼出没。地理位置呈北南走向,北高南低,坡度较大,沥湿沥水,特别适宜玉米、红苕、洋芋等农作物的生长。现处居民大多自然移居城镇,只有少许老妪老叟坚守家园,独享其自然风光。
黄家塆,因湾内黄姓居多,故名。今柏大村第7村民小组(原炮台村15社),西邻今郭家镇保全村的高家塆(原隶属上桥乡炮台村,上世纪70年代因修建皂角坪水平,将其此塆居民划入原津关乡保全村),西北与今温泉镇的龙源村连界,大坪寨西北之下,与郭家镇、温泉镇的麂子寨遥相对望。多山,植被厚实,竹林密集,呈东西走向,东高北低,是白桥镇境内最远的大塆。地下有丰富的煤、铁、陶土(亦称窑罐泥或高岭土,系制造土陶器皿的主要原料)等矿物质,盛产玉米、红苕、洋芋、花生、大豆等农作物。林中有大量野生食用菌,如紫松菌、黄松菌、刷把菌、冬瓜分、竹荪等珍稀菌类。还有不少野猪、野兔、黄麂、黄鼠狼、果子狸活动其间,解放初期及以前是老虎、金钱豹、豺狼等野生动物的出没场所。白天经常出来游离,致使塆内鸡鸭牲口遭受灭顶之灾,也时时威胁着那时人们的生命安全。
苦楝子塆,古时因塆内有一巨大苦楝子树,故名。今柏大村第5村民小组(原炮台村1社),呈北南走向,北高南低,境内河流阴森陡壁,水流冲击,河中有一口深不可测的水凼——坛子口,常年绿水怖然,使人望而生畏。盛产玉米、红苕、洋芋、花生、大豆等农作物,少水稻。坡林中有大量野生食用菌,如紫松菌、黄松菌、刷把菌、冬瓜分、竹荪等珍稀菌类。还有不少野猪、野兔、黄麂、黄鼠狼、果子狸活动其间。
柏林大塆,因塆内柏树林多而命名。今柏大村第4村民小组(原炮台村8社),长约1.4千米,宽约1.6千米。呈北南走向,北高南低,山上林密,多松柏,少杉树,杂木葳蕤,荆棘藤条,牵挂其间,地下有煤、铁、石英石等矿物质。主产玉米、红苕、洋芋、花生、大豆等农作物,少水稻。坡林中有大量野生食用菌,如紫松菌、黄松菌、刷把菌、冬瓜分、竹荪等珍稀菌类。还有不少野猪、野兔、黄麂、黄鼠狼、果子狸活动其间。解放初期,在湾内的关梁上,村民们还围猎了一只豹子,至今盛传于当地民间。
万家塆,处于柏林大湾中上部,因塆内居住者多为万姓得名。今柏大村第4村民小组(原炮台村8社),其下部为板板桥,上部为大山煤厂。呈北南坡面走向,北高南低,多地,有良田,出产玉米、红苕、洋芋、花生、稻谷大豆等农作物,有一条河流从塆底经过,河内常年有浸水,多泥鳅、鳝鱼、螃蟹、水蛇,少鱼类。山间多鸟类栖息,常有野猪、野兔、麂子、獾猪、黄鼠狼、果子狸、山鼠活动其间,林间有各类珍稀的野生菌类,地下藏有丰富的煤层资源,此塆有着物产富饶,交通方便的地利条件。
芭蕉塆,传说因古代盛产芭蕉而命名。今柏大村第6村民小组(原炮台村12社)。地处大坪寨南麓,现塆内文姓者居多。只要你说居住地芭蕉塆,不报其姓氏,都知道你十有八九是文姓。芭蕉塆几乎成为了文姓的代名词。其内山川众多,多系南北流向,良田较多,土地肥沃,人丁兴旺,主产玉米、红苕、洋芋、稻谷、花生、大豆、黄花等农作物。常有野猪、野兔、麂子、獾猪、黄鼠狼、果子狸、山鼠活动其间,林内有各类珍稀的野生菌类,如松菌等。还有野生板栗等植物果实。
除1983年7月已经载入《四川省开县地名录》之“塆”外,还有煤厂塆、榨坊塆。
煤厂塆,因境内煤窑多而命名。在柏林大湾之顶部。今柏大村第4村民小组(原炮台村8社),自古以来,均开办有公私性质的煤窑,曾经是过去白桥乡、上桥乡大部村社人民的主要能源基地。解放初期至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办有白桥乡、上桥乡办煤厂,还有不少村办、社办、集体与个人的联办煤厂。一度车辆进进出出,很是繁忙。从本世纪开始,各种性质的煤窑,次第取缔,毁窑封山,极大地保护了自然资源,恢复了山林应有的覆盖植被。
榨坊塆,因上世纪80年代之前在此开办过古法榨油作坊而命名。今柏大村第3村民小组(原柏大村10社),下有绿茵凼(每当气候变化之时,水面上便漂浮出股股绿色的气雾,故名。古人用12根箩筐绳索套一块石磨探底,还没有触到凼底,可见此水凼之深不可测,神秘莫测),上有坛子口,均系月霞溪流支流中最著名的深水凼,远近遐迩闻名,村民皆不得轻易下水游玩焉。处于大山林场主流之下部,湾内居住着不少村民,紧邻著名的古坟垭。还有著名的明清时代风格木质结构的风雨廊桥。上世纪80年代人为毁掉,并在原址上修建了石拱桥。此塆是步行时代主要通往大山煤厂、温泉镇等远方地域的主要通衢之一,境内水源丰盛,各种野生鱼类很多,如中华鳖、金线龟、花公子、斑鱼、黄沟藤、白虾、鳝鱼、泥鳅等。还有青蛙、水蛇栖居溪流。主产水稻、玉米、红苕、洋芋、花生、大豆等农作物,水果李子曾经是远近闻名的优质果品。附近东南面的古坟垭,曾经是非常著名的合作商业的代销点,肩负了附近村民油盐酱醋、针头麻线、日常生活用品供应任务几十年,一直到上世纪改革开放后结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论坛元老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