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重建凤凰涅槃 游子归乡喜踏故土
文‖刘兴祥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句老话一点不假。随着国家的强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不安于现状,走出了家门,奔向远方。
特别是年轻人,在这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的时代。为了更好的发展,农村人选择了城镇。小城市人选择了发达的大都市。有的到国外求学就业。有的事业有成,就在工作地安居立业。
父母们年龄渐老,有的已经退休了,在家闲着无事,由于思念儿孙心切,就跟随了后人离开家乡去帮助带孙弄饭。
无论你在职时,地位多高,多么地有权,一到退休后一切清零,一个高级保姆的职称等你去拿。
多少年过去,异地生活也不易,越到年老,越是思乡,落叶归根的情绪与日俱增。特别是一些儿女在国外定居的老人,远渡重洋,去了彼岸。开始还以儿女成才为骄傲,为自己争得了名誉,后人有出息.在乡人面前有了脸面。
谁知去了国外,语言不通,生活习惯等诸多问题,产生不适,还是认为祖国好,家乡好。特别是在疫情期间,由于封城禁飞,历经了千难万险,花费了重金,才有幸回到祖国。当踏上祖国这一刻,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我们终于回来啦”!
从小生活在和谦镇的同学,儿时伙伴们,经过了这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奔奔波波,也是天各一方,难得相见。幸好建了一个群,百把几十人,虽未每天在群里露面,争相发言,但在群里面潜水也能听到乡音。不离不弃地守候着这个群。千里咫尺,也能天天见面,倍感亲切。
偶尔回到故里,心中迫不及待地要与乡人聚一聚,谈谈心里话,叙叙旧,聊聊乡情,这心情可以理解。平时亲近的人在百忙中安排一下,抽一点时间小聚,不让游子失望。实行AA制尽点地主之谊,在感情上也算说得过去。
开州老城有一千七百年历史,由于三峡库区移民,已被撤毁市民都搬迁到汉丰湖南岸新城。老城大部分街道已沉入湖底,变成人们梦中印象。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为了开州旅游事业的发展,在盛山脚下,老城故地,地势较高处,争取项目,重建故城。
故城景点位于开州区盛山片区,占地17.1万㎡,其中建筑面积5.5万㎡,投资8亿元,将原老城一些名胜之景点集中构建。有汉唐时期,明清时期,民国时期以及现代建筑风格的建筑群。以历史文化题材为主题的建筑。分为文化题材和商业功能为一体的配套设施。
故城景点有州衙、人民大会堂、故城东门、故城东街、故城西门夜景、绣衣池、老关咀、禹王宫、盛山堂、李家大院、培俊堂、西街民国楼等。
目前一部分建筑物己竣工,我们乘兴游了这些建筑物,有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精致的园林的确很美,行走在里面有一种浓厚的故园情结。有熟悉的街道,楼房,大院。由于景点集中浓缩,又有一种陌生的感觉。走在里面如进迷宫。
大家心情很好,开州的城区建设,特别是汉丰湖沿岸的风景叫人入迷,老城景观后来居上,更是锦上添花。我们在北岸观景台宽广的广场上.远眺汉丰湖全景;在刘帅纪念馆前鸟瞰故城全貌,遥望南岸靓丽壮观的新城城区、高速路出口、郁郁葱葱的南山山脉。
回首仰望盛山长廊,韦处厚盛山十二景诗址景点、调节坝风雨长廊、举子园的文峰塔、汉丰湖中画舫穿梭、游人如织,顿感心旷神溢。
有的同学专程从重庆、万州赶来参会,精神可佳!
一些早年定居万州的同学们,观看了开州美景,由此心动,有卖掉万州住宅到开州定居的的想法。
开州,这个全国宜居小城市的称号,名不虚传。
部分图片来至网络。
作者简介:
刘兴祥、 1953年4月生,1972年入伍,西藏昌都邦达工程兵建筑第305团服役,1978年退伍后,重庆市开州区森林公安局就职至退休。曾任一级警督、三级警长。1972年开始文学创作,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重庆市诗词学会理事、华夏诗联书画院院士、开州区诗书画院院士、开州区作协会、开州区音乐家协会会员等。以古典格律诗词为主。兼有长篇小说、纪实文学、散文、文学评论、现代韵律诗歌集等,共有专集11部,近80万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