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去大自然中去旅游 体验自然生态是最佳的选择
文‖刘兴祥
大年初一,这是我有生以来举家第一个在陌生之地过年。晚起的人们陆陆续续地涌向街头热闹处。
而我和老婆却选了一条乡间小道,去寻求自然的宁静。小区大门外,一条便道直通沙场,沙石垒积如山,据说这是为修临江工业园区的原材料堆场。
一路可见被撤迁的废墟,有的地方被当地居民开辟成菜园,小鱼池。绿油油的各种蔬菜都有。据说工业园区因诸多事宜暂未正式动工。
沙场坝子很宽,已有许多家长带着小朋友们捷足先登,在沙丘上尽情地玩沙。我们顺着便道通过一个凹字型山包,在一个窝埫处,几辆小车停在一家别墅似楼房的地坝里,石桌石椅边一个不太大的鱼池。
几位中年人坐在石桌品茶垂钓,池边绿树成荫,修竹枇杷成林。我看到人家垂钓就瘾上了心头,忙上前观看,与之攀谈。
这几位中年人也是外出的游子,看穿着和谈吐气势,也有几分成就。我问他们此池可对外垂钓?他们说不对外垂钓,是自己修池供三朋四友,工程业务交往娱乐之用。
我问是些什么鱼,他说有草鱼,鲤鱼,鲶魚,青鱼,鲫鱼等,全都是喂的粮食,水源直接引来溪水,水质好鱼质更好。里面鱼最大的有十多斤重。
看了一会我们顺着机耕道继续朝前走,临江镇郊区地势非常平坦,一个个小小丘陵,一片片农田,一幢幢醒目的农家楼房,点辍在婉蜒如蛇的机耕路旁。山边笔直横穿的高速公路,车来车往时隐时现。
机耕道上偶尔有三两行人,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正在给一家门前几位老奶奶拜年。她那流利的说词,逗得奶奶们哈哈大笑,都夸这姑娘口齿灵利,逗人喜欢。随及拿出了红包给她。
迎面走来了一位老叟,他是下临江赶热闹场的,我向他打听附近有无商品鱼池,他指向山边说那里以前有鱼池垂钓计时。我们来到了他所指之处,池边已有十多个垂钓者,正聚精会神地钓鱼。有几个人扯起几条小鲫鱼。
旁边一个观钓者对我说,这里原来有人管理,现在无人管了不收费,但鱼不好钓,来这里的人也只是混混时而已。他说原老石碗乡附近商品鱼池较多些。
我们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地离临江镇很远了,还是没有走出平原尽头,只好顺着原路返回。一个非常理想的钓鱼大池将我吸引,奇怪的是竞无人在这里垂钓?
旁边一个老头在清理菜园,经打听才知道他是鱼塘的承包人。我问他为何无人钓鱼?他说:“我这鱼塘是承包生产队的,自己放了些鱼,如果鱼池开放了,本乡本土的人都来钓,又不愿给钱,我拉不下面子,因此就决定不对外开放。”
还说有个侄子在单位上工作,节假日曾来过这里垂钓,第一次钓了几条一两斤重的鲫鱼,我拒绝收他的钱。第二次他带上烟酒又来钓,我对他说我不要你的烟酒,以后就不要来了,在这里我不好处。
他说,本地有些素质不太好的人,由于受到主人的拒绝而怀恨在心,前几天一家人的鱼池被人家偷偷下了毒,十几斤重的草鱼都被毒翻,鱼卖不出去亏大了。
现在的人有了空闲,不是垂钓,打牌,跳舞,唱歌,就是出去旅游。旅游爱走名胜古迹,去观人为制造的大景点。每逢节假日,路上堵车受苦。景点人山人海看不尽的人头。时而在景区购物受宰,吃不尽的苦头。仍然执着地进行着中国式的旅游方式:“在途中车上睡觉,在景区拍几张照,回来一问不知道”。化钱费神乐此不疲。
有人提出游原生态的自然景观,那才是城里人缺少的东西。蓝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百鸟争鸣,天籁之音。无边森林,涛声依旧。辽阔的草原,骏马奔腾。无际的海洋,礁岛成群,鱼翔浅底,海潮汐韵。雪山戈壁,荒凉之美,空旷原野,宁静之极。是人们修生养性,增长见识,陶冶情操的好地方。
从现代文明回到原始之初,回顾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去追求深层次的感悟,淡化浮燥情绪,思索生活的真谛。对人类有百益无害。
带着兴趣,带着探秘,带着求知去旅游,去散心,这才是旅游的真正目的。
部分图片来至网络。
作者简介:
刘兴祥、 1953年4月生,1972年入伍,西藏昌都邦达工程兵建筑第305团服役,1978年退伍后,重庆市开州区森林公安局就职至退休。曾任一级警督、三级警长。1972年开始文学创作,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重庆市诗词学会理事、华夏诗联书画院院士、开州区诗书画院院士、开州区作协会、开州区音乐家协会会员等。以古典格律诗词为主。兼有长篇小说、纪实文学、散文、文学评论、现代韵律诗歌集等,共有专集11部,近80万字。代表歌曲作品《战友情深》
来自: Android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