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阡子乡场上昔年轶事
文‖刘兴祥
火阡子这个古老的乡场,自古以来由于盛产煤,使它成为一个经济繁荣的码头,这里社会复杂,人员混杂,江湖上龙争虎斗,个个精明强悍,演绎出了许许多多风云秩事,至今人们口口相传。
(一 )
皆因家庭贫寒 一耳光打降三辈
相传在民国期间,火阡子乡一位团总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和名望,又是本族的族长。由于族内来至四面八方,辈份混乱不好称呼。
一天,他召集族人开会,要求将每家的家谱拿来对照,以便统一辈份。
一位家庭贫穷寒,迁入火阡子乡不久的族人,交来族谱,团总将族谱一一对照,发现此人的轮辈要比他大三辈。心想你一个贫穷人家,还比我高三辈,面子上过不去,很不服气。
于是对族人说:“你家的族谱弄错了”!族人回答:“这是祖上传下来的,没有错”!团总说:“我说你错了,就是错了”!口气显得有些急躁。这族人也不知错在什么地方,和团总拒理力争。
气得团总当场打了这族人一耳光。在场人也不知道平日善眉慈目的族长,为什么发这么大的火,都来扯劝说。
一位聪明的族人接过谱书一看,发现了问题,也明白了族长为什么发火的原因。便将这位族人叫到一边说:“你老弟还不知道族长为什么发这么大的火吗?你一个平头百姓,比族长高出三辈,他能认这辈份吗?识时务为俊杰,赶快去给族长认错,降下三辈和族长称兄道弟,说不定还让族长高兴呢!以后定会关照你的”!
这族人虽然心中不服,碍于族长的势力,也知道自己坚持下去没有什么好果子吃。只好听了劝,委曲求全地向族长认了错。自降三辈,修改了自家族谱,这才让族长转怒为喜,接纳了这个兄弟。
这件事,因此成为了火阡子巷尾闲谈的笑话。
(二)
只因一句玩笑话,“妥起银行”引来灾祸
解放后,曾经和李顺伦一起干过抢劫的兄弟伙。由于他生性狡猾,八面玲珑,积极工作,赢得乡土改工作队领导的信任。让他在街道担任一些重要职责。
鉴于他人品低劣,解放前又犯过许多事,大家心知肚明。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因此不服他,处处与他作对。工作上不配合,给他出难题,弄得很被动。
但此人老谋深算,不动声色,表面上对这一批人毕恭毕敬,装出一副虚心听取群众意见的样子。
在大鸣大放的运动中,有人曾经揭发他,解放前伙同李顺伦抢劫之事。由于乡领导看他有些能力,工作积极,就没有深究其问题。并指出:今后要努力工作,立功补过。
他表面上虚心接受群众批评,愿意努力工作来弥补过错,暗地里却记下了这一仇恨,立誓要打击报复这一群人。
往后的日子里,在他的精心设套安排下。利用精减场镇居民人口的机会,将反对他,揭发他的其中一批人的居民户口下放到农村去,美其名曰充实农业第一线。
剩下几个年轻人,也是街道上的文艺宣传骨干,暂时没有安排正式职业。
一天他看到这帮青年在街上玩耍,便装着关心地问她们最近在干什么。其中有一个男青年对他说:“我们还干得了什么?现在正在组建妥起银行”!(“妥起”,当地方言是无所事事的意思)本来是一句玩笑话,稍有点牢骚的意思。
他听后略加思索,认为是报复这批青年的机会来了。于是变本加利地向乡里反映,说这一批年轻人对社会不满,组织反革命组织,组建妥起银行,反对和攻击政府。
为了达到分化瓦解这一帮对立派,他采取恩威并施的办法,先是将两个领头的男青年弄去参军,(后来这两个男青年,因此得福,在部队表现好,都提了干,有的还升上了团职干部,转业后安排地方工作退休享受幸福的晚年,这是后话)。剩下的几个男女青年,均被打成了坏分子,下放到农村劳动改造。排除了异已,保住了宝座。
多年来由于他的喝泡舔肥,不择手段,老谋深算,在火牵子这块地盘上力败对手,算得上一个不倒翁。
但由于此人心存算计,内心阴暗,身体不佳,常年病秧秧地,最后得了肺癌而死。
图片来至网络。
作者简介:
刘兴祥、 1953年4月生,1972年入伍,西藏昌都邦达工程兵建筑第305团服役,1978年退伍后,重庆市开州区森林公安局就职至退休。曾任一级警督、三级警长。1972年开始文学创作,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重庆市诗词学会理事、华夏诗联书画院院士、开州区诗书画院院士、开州区作家协会、开州区音乐家协会会员等。以古典格律诗词为主。兼有长篇小说、纪实文学、散文、文学评论、现代韵律诗歌集等,共有专集11部,近100万字。代表歌曲作品《战友情深》《无缘》《老同学之歌》
来自: Android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