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他乡,每每忆起生养我的故乡,总是难以忘记许许多多的事情,其中,老家盛筵是最难忘之一。
每逢红白喜事,婚丧嫁娶,主人家会请左邻右舍前来帮忙,杀猪宰鸭,免不了大操大办一番,甚是热闹。
我还很小的时候,凡遇亲戚新房落成,或者寿辰之际,母亲就会背上满满一背篓时令蔬菜,一手拉着我,一手提着一块二指宽的“人情肉”,送到亲戚家。快到亲戚家门口时,点燃一挂鞭炮,主人家欢天喜地地前来迎客,并热情款待所有来客。随着时代的变迁,后来直接送礼金并增加了喜庆的高音喇叭,白天不间断地播放当下最时髦的歌曲,老远都知道谁家在做喜事了。那时,走人户都是这样,那种浓浓的亲情,现在已经很难感受到了。
最喜欢的是结婚的筵席,头天下午就会去到亲戚家。如果是嫁女,则在第二天上午送走哭嫁后莺莺抽啼的新娘并吃过午饭后就回家了。最爱的是结婚一方,我的衣服袋子里全装着瓜子花生和糖果,一边吃一边和一群同龄伙伴捡地上没有爆炸的鞭炮点燃后扔得远远的,在叫喊声中等待开席。
那时农村的筵席是非常讲究的。尤其是第二天中午的正筵特别隆重。多张桌子摆在地坝上,每桌八个人。婚宴上会每个位置摆上两支香烟,一把瓜子花生混合着糖果,散装的白酒放在桌上,旁边会有请来的人帮忙满上酒,传菜及给客人添饭等。
一般都是先上12道凉菜,有皮蛋、猪肝片、猪耳朵等上好的下酒菜。随后装扮漂亮的新郎新娘含笑到每桌敬酒,接酒之际各种热烈温馨的祝福飘入耳中,盈盈笑脸更加灿烂。
酒过一巡后就是上热菜了,我最喜欢的“头碗”(酥肉)最先端上来,热气腾腾的。最上面放置的是时令蔬菜如豌豆尖等,中间是肥瘦相间经炸制切条蒸制后倒扣于大碗中的酥肉,下面是土豆切瓣垫底,淋上老陈醋。那味道是如今的星级酒店也吃不到的,回味无穷,至今难忘。随后端上来的是入口即化,八片食指宽的扣肉,切成方形的蹄膀肉、夹沙肉等八至十二道热菜。其间酒已过三巡,行酒猜拳声此起彼伏,高潮跌起,空气中弥漫着酒肉诱人的香气,令人食欲大增,大快朵颐,好不畅快。
饭后远亲会留下叙叙旧,拉拉家常,晚饭后同辈的找新郎新娘闹洞房去了,此时主人家会安排有电影或录像至深夜或通宵。在电视没有普及的年代,众人对电影和录像的追求有滋有味,津津乐道。
在第三天早饭后,客人都会陆续离开。
最忧伤莫过于白事。 一般主人也会请人操持丧事,招待来宾。筵席上除了糖果, 其他与婚嫁筵席无异,只是氛围太过悲切萧煞,吃喝起来就没那么热烈的氛围了。
孝子孝孙头戴长孝,其余头缠白孝,外嫁的女儿扑倒在棺材边撕心裂肺的痛哭,旁边人个个神情落寂肃穆。锣鼓吹手不停地吹吹打打,三眼炮定时敲响,更添凄凉。
尤其是到了晚上,端公道师爷会绕着棺材缓慢转圈,口中念念有词,间歇地敲打一下手中的小锣,时不时向空中洒些东西。棺前长明灯随风飘忽,一众子孙恭恭敬敬地磕拜在地上,直至端公道师爷作法完毕,开棺让孝子孝孙看上最后一眼。一般合棺之际,都会叫醒熟睡的幼童,避免灵魂被带走。
晚上还有舞狮和杂技表演。在锣鼓声中,大头和尚、土地公公和猴子不停地戏弄狮子,乐得小孩哈哈大笑。
丧事短则三天,长至七天都有,在最后一日,最小的晚辈手捧逝者遗像走在最前面,八个壮年抬着棺木,在亲人手持花圈和锣鼓手的护送至端公道师爷看到的风水宝地安葬。
众人也会返回吃完饭后离开。
如今,偶尔回乡探望,故乡的山依然巍峨,水依然流淌,却早已物是人非,再难闻母唤儿归,狗吠鸡鸣的景象了,盛筵也只能浮于梦中,徘徊于脑海里了。
来自: iPhone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