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九龙倒海!巍巍大巴山横亘千里,中有余脉逶迤南来,在广袤的开州大地,由北向南次第绵延成雪宝山、老鹰岩、大慈山、九龙山、南山和铁峰山等莽莽群山,磅礴跌宕,气象万千。
江、东、浦,三河奔流;南、北、东,三里列布。川东小天府于此而生,巴庸古文明灼灼其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距城区68公里的重庆市开州龙头嘴森林公园,便位于紫水乡雄鹰村、海拔1200—1600米、风光秀丽的老鹰岩。总占地面积322公顷,是一个集自然风光、湿地景观、徒步登山、户外运动、休闲娱乐、避暑养生、种植养殖和园林空间于一体的森林公园。
2016年被评为AAA级景区,并有磬子石、龙恩寨、日月台、龙头峰、老鹰峰、蘑菇峰、老鹰岩、公母石、倒靴石、三官石、观音洞、断头谷等众多名胜景点和极富传奇的美丽传说。
一、紫水得名
传说东海小龙女,化着民女降临凡间,一路云游,来到这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老鹰岩。见此群山连绵,风光秀丽,山花烂漫,云雾升腾,真乃人间仙境、世上天堂。便与小孩共欢、老人同乐,姑娘相随、小伙为伴。陶醉于山光水色,迷恋此淳朴民风,竟流连忘返,乐不思归。

一晃过了很久,龙女告辞乡亲,众人万户倾巢,云集龙头嘴为她送别,龙女好生感动,俯身一揖,双手捧出一只紫色灵光的空陶土碗,作为谢礼赠给人们,以作念想。
只见龙女挥手一招,玉指一点,顿时紫光闪耀、紫气升腾,紫碗中紫水溢满,紫波荡漾。她深情地将碗中紫水洒向大地,洒向溪流,霎时紫微高照,紫云祥集,化着甘霖紫雨,滋润了万紫千红的美丽大地;并定格为“一碗水”的古迹,长流人间。
从此这片紫褐色的泥土更加生机盎然、灵秀富饶,“紫水”由此得名,并沿用至今,演绎出“一碗紫水富万代”的传奇。
清灵紫水万古流,一碗浩渺润大园,紫水灵气,福泽绵延。当地凉风垭有一户农家,六十多岁的老太婆,说她陪嫁时的那把老铜壶,烧了四十二年的开水,竟没一点水垢,游客凡到她家,都得灌上几壶带回家去,希望沾沾这甘冽紫水的灵气。
千载美名的紫水豆腐,千年韵味的龙头嘴老酒,无不承龙女恩泽、禀紫水灵气;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一等功臣、钢铁战士肖家喜莫非也是喝这紫水长大?

如今,紫水化着云雨甘霖、汩汩山泉,注入龙头嘴上碧水依依的莲花湖,聚为紫水坝下紫雾迷蒙的鲤鱼塘,经正坝、穿大慈,汇入三峡腹心的蓝宝石、碧波万顷的汉丰湖,滋养着数十万勤劳的开州儿女。
人们不忘龙女恩情,把龙女游玩过的地方统统冠以龙字,麒龙、龙茶、龙洞子、龙嘴石、龙恩寨、龙头峰、龙头嘴等等地名,更是不一而足,不胜枚举。


二、龙恩寨传奇
传说东汉末年,王莽追刘秀,从大巴山一路南逃,经城口鸡鸣寺,过满月马扎营,来到紫水老鹰岩,攀越云海茫茫、险象环生、形若刀锋的杜鹃梁,登临万丈悬崖之巅的龙嘴石,躲进耸入云端龙恩寨,将一道圣旨秘藏于此寨中,后迎得援兵,打败王莽,恢复了大汉天下,人民安居乐业,使东汉王朝在一片焦土废墟中恢复和发展,成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司马光、梁启超语)的光武中兴时代。
龙恩寨这古寨石门上镌刻的的楹联,左“ 把守芙蓉歌地利 ”,右“ 凭依嶙峋乐人和 ”,横批“均沾龙恩”,便是人们发自内心对他的敬仰与拥戴。当地流传的“刘秀藏旨龙恩寨,王莽追兵大溃败”顺口溜,无疑讲述着这个鲜活龙的故事;“圣旨藏在龙恩寨”的怪诞传说,也当在诉说这段离奇的历史。


三、怪亭日月台
近年,人们开发打造乡村旅游景区、龙头嘴森林公园时,在龙头嘴主峰、老鹰岩最高处的三块石上,建了一座登高望远、气势恢宏的观光亭。眼看亭子正欲峻工时,景区突然接到国家测绘总局一个紧急电话:说龙头嘴主峰上的国家地理卫星观测点监测不到了,并急紧追问出现了什么情况?!
这个电话,着实令龙头嘴森林公园吃惊不小,建亭时,公园也注意到这个国家地理坐标,并刻意以此坐标为中心点修建,以便将其永久性保护。谁料适得其反,让卫星地质观测失灵了。

国家地理,事关重大,景区当即行动,星夜拆掉亭盖,这一“变脸”,便歪打正着的出现这个“怪亭”!。
而今,人们登上无顶怪亭,只见几十公分高的观测点,屹立亭心,无遮无挡,直通云天,呈现出通天接地的奇妙构架,赐予游人的是个“日月旋转,接地通天”的全景图,实现了龙头嘴“修亭无盖,观景无碍”奇特的效果,这就是怪亭日月台。
游人有感于此,编出了许多诸如
“龙头嘴,一大怪,修个亭子没得盖”;
“龙头嘴,一大怪,随意打屁真通泰”;
“龙头嘴,一大怪,花海开在云天外”;
“龙头嘴,一大怪,摘颗星星头上戴”。等等诙谐幽默的段子,从各自不同的感悟,以描绘龙头嘴的的各种特色。
向北远眺,巍巍雪宝山连天接云直通秦岭;向下俯视,悠悠古巴渠继往开来抵达长江。巴山渝水、蜀楚大地,绥夔风情,四时朝暮,万千景致,在思绪飞扬中滚滚而至,令人浮想驰骋,心旷神怡,豪情满怀!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