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时节说“小寒”

[复制链接]
高辉 发表于 2025-1-9 16:04: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小寒,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与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一道,表示严冬季节的时空观念。当太阳到达黄经285度时,即是“小寒”节气,标示着一年中最寒冷日子的到来。
    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一般人会误认为冬至时太阳到了南回归线最冷,冬至时的地表固然得到的太阳光、热最少,但还有积聚于土壤深层散发出来的热量补充,所以还不是全年最冷的时候。冬至过后的“三九”前后,即小寒节气期间,土壤深层的热量已消耗殆尽,尽管得到的太阳光热稍有增加,但仍入不敷出,于是便出现全年的最低温度。故民间有“小寒胜大寒”之说。
    小寒节气后冷空气降温过程频繁,中国内地最冷的地区是黑龙江北部,最低气温可达零下摄氏40度左右,可谓是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冰雕玉琢的世界。而在中国南方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摄氏12度左右,只有很少年份可能出现摄氏零度以下的低温。
    虽然现在小寒是最冷的时候,但在祖先们最初的观察中,小寒的特点是天渐寒,尚未大冷。《历书》曰:“斗指戊,为小寒,时天气渐寒,尚未大冷,故为小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意为曾经有一段时间,大寒是比小寒冷的。
    先民们通过精心细致的物候观察,总结出了小寒的冷暖可以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小寒天气热,大寒冷莫说”、“小寒不寒,清明泥潭”、“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小寒暖,立春雪”、“小寒寒,惊蛰暖”等等。
    还可根据小寒这一天的阴雨情况,预测未来的天气:“小寒蒙蒙雨,雨水还冻秧”、“小寒雨蒙蒙,雨水惊蛰冻死秧”等等。
    小寒是冻出来的。小寒淋过雨、挨过霜、披过雪,受过冻,“冷在三九”、“出门冰上走”、“小寒冷冻冻,寒到提火笼”、“小寒小寒,无风也寒”。
     古代祖先们认为,小寒与积蓄有关。积蓄雪花、积蓄阳气、积蓄力量。没有寒冷,何来暖春?没有积蓄,何谈底蕴?没有雪花,何来润泽?没有阳气,何来力气?没有力量,何来繁衍?因为雪花,滋润大地;因为冰冻,毙殁害虫;因为阳气,万物生长;因为力量,生生不息。
    祖先们在小寒节期间,还十分注重养生,他们辩证地认为: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旺盛的时期,小寒期间,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
    小寒期间的养生基本原则,应遵循自然界的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五脏中,肾气在万物凋零之时,最容易耗损。肾为先天之本,所以小寒之时,尤为要补肾。肾补好了,五脏也都补好了。
    那么,怎样补肾呢?简单具体的做法:一防五吃。
    一防:防止感冒
    五吃:一吃蛋白质,增强免疫力;二吃南瓜山药粥,补益身体;三吃红糖姜茶,发散寒邪(生姜50克,洗净切片,加水适量熬煮,放适量红糖均可,坚持每天吃);四吃孛荠,滋阴泻火;五吃肉苁蓉稀饭粥,温肾养肾(肉苁蓉10克,大米50克熬粥,每天一次)。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全部回复23 显示全部楼层
李中祥 发表于 2025-1-9 17:18: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多穿衣服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小康桥 发表于 2025-1-9 17:47: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红糖姜水。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下雨天有你 发表于 2025-1-9 20:06: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谢谢分享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奎姐 发表于 2025-1-9 20:54: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寒气最重的时候了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先生的语言 发表于 2025-1-9 20:58: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小心感冒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李川友 发表于 2025-1-9 21:03: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冷注意保暖。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万魔之王 发表于 2025-1-9 21:24: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感谢分享。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李远葵 发表于 2025-1-9 21:39: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谢谢分享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水木 发表于 2025-1-9 21:52: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注意不要感冒了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论坛元老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