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工智能遇上红色初心,会碰撞出怎样的教育火花?近日,一场跨越1700公里的科技启蒙行动在渝东北群山间展开。天津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学术硕士党支部联合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为重庆市开州区敦好初级中学的七年级学生带来一场以“智启山海·心向未来——人工智能点亮科技强国梦”为主题的AI科普实践活动。在这场特殊的“教育接力”中,曾服务新疆、重庆等地的研支团“老兵”以双重身份回归——既是传道授业的党员先锋,更是点燃科技火种的启蒙者,通过“理论浸润+实践赋能+价值引领”三维体系,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为乡村学子打造了一堂“有温度、有深度”的AI科普课。
活动中,支教团成员充分发挥师范院校专业优势,精心设计了符合初中生认知特点的AI科普课程。课程以“认识AI-体验AI-畅想AI”为主线,通过生活化案例和趣味互动,深入浅出地讲解人工智能技术原理。
“同学们知道吗?你们每天使用的智能语音助手、短视频推荐,都是AI技术的应用。”支教团成员以学生熟悉的场景切入,通过对比人类学习与机器学习的过程,生动阐释了人工智能的原理。在“AI小实验”环节,学生们亲手操作AI工具,体验了文字生成图片、图片生成视频的全过程。]“原来AI和老师一样需要‘学习’,但它永远替代不了老师批改作业时的红笔圈注。”七年级学生张雨佳在课堂笔记中写道。这种将抽象理论转化为乡土话语的讲解方式,使复杂的技术原理有了温度与质感。
活动特别设计的“AI绘未来”环节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支教团运用AI绘图技术,根据学生们的职业理想,实时生成个性化“未来画像”。当屏幕上陆续出现身着白大褂、手持画笔等不同职业形象的画像时,教室里响起阵阵惊叹声。
“看到AI画出的‘未来的我’站在讲台上的样子,让我更加坚定了当老师的梦想。”参与活动的文静兴奋地表示。这一创新环节不仅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科技的魅力,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科技创新的种子。
作为一所偏远乡村中学,敦好初中的学生鲜少有机会接触人工智能技术。敦好中学周克兵校长表示:“这次活动不仅拓展了学生视野,更激发了他们对科技创新的兴趣。这种寓教于乐的科普形式,为乡村学校的素质教育提供了新思路。”
据悉,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始终秉持“教育赋能,科技筑梦”的服务理念,连续多年在服务地开展特色支教活动。此次联合天津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学术硕士党支部开展的“智启山海·心向未来——人工智能点亮科技强国梦”科普实践活动是支教团推动教育资源共享、助力乡村教育发展的又一创新举措。
来源:开州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