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基金是保障民生的基石,也是维系社会公平的重要纽带。近年来,对医保基金的监管工作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根据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布的数据,截至 2025年3月31日,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已累计归集追溯码273.09亿条,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平台接入88.9万家定点医院药店,占定点医药机构总数的95.6%,其中定点医疗机构接入占比92.82%,定点零售药店接入占比98.18%。这意味着超过95%的医保药品交易数据被实时纳入监管范围,彻底打破了传统监管模式下存在的“信息盲区”,一场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药品领域医保基金监管变革正在加速推进。
药品“身份证”重塑医保基金监管生态系统
专注深度医改
中国医疗保险
2025年05月15日 18:38
北京
2人
医保基金是保障民生的基石,也是维系社会公平的重要纽带。近年来,对医保基金的监管工作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根据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布的数据,截至 2025年3月31日,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已累计归集追溯码273.09亿条,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平台接入88.9万家定点医院药店,占定点医药机构总数的95.6%,其中定点医疗机构接入占比92.82%,定点零售药店接入占比98.18%。这意味着超过95%的医保药品交易数据被实时纳入监管范围,彻底打破了传统监管模式下存在的“信息盲区”,一场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药品领域医保基金监管变革正在加速推进。药品追溯码被称为药品的“数字身份证”,其强大的“全链条追溯”功能十分出色。笔者测试发现,使用支付宝扫描医院药盒上的追溯码,界面会立刻清晰呈现出药品的“生命档案”——生产企业、生产日期、批号、有效期等关键信息。这种透明化机制从根源上遏制了“回流药”“空刷套刷”等违规操作行为。数据显示,追溯查询功能上线后,日访问量已突破50万人次,正逐步构建起公众监督与专业监管协同治理的监管网络。
从“人防”转向“技防”,从打破“数据孤岛”到实现“全链条追溯”,药品追溯码的应用,不仅为药品领域的医保基金安全构筑起了一道“数字防火墙”,更标志着我国医保治理能力迈入智能化新阶段。在数百亿条追溯码数据的支持下,医保监管正从以往“大海捞针”式的粗放监管模式转变为“精准制导”的精细化监管模式。
笔者认为,药品追溯码的应用价值早已超越单纯的技术工具层面,它正在重塑医保基金监管的生态系统。对于医疗机构和药品企业来说,不断提高的接入率促使其加快完善内部管理系统,推动医疗机构重新构建药品进、销、存管理流程,强化数字化管理能力。对于参保群众而言,扫码溯源功能在保障用药安全的同时,也增强了公众作为医保基金主人的意识。而监管部门则可借助“数据驾驶舱”实现基金流向的实时监测、风险预警的智能推送、稽查核验的精准定位。这种“三位一体”的治理模式,正推动医保监管从“事后追责”向“事前预防”转变。
站在由273亿条追溯码构建的数据高地上,医保基金监管拥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令人期待的是,随着“医保电子身份证”“诊疗行为AI评估”等创新技术应用的不断拓展,数字化监管将覆盖医疗服务的所有场景。这种以数据为纽带、以技术为支撑的治理体系,不仅守护着人民群众的救命钱,更为全球医保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
来源 云南政协报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