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风正巴渝微信公众号“集中整治看成效”专栏发布了一起关于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的案例。详细内容如下:
“我把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异化为权钱交易的筹码,把医院院长的权力当作个人提款机,现在追悔莫及......”近日,在重庆市开州区法院庄严肃穆的庭审现场,区人民医院原党委书记、院长谭晓均声泪俱下的忏悔,引发了在场医疗卫生系统干部职工的深刻警醒。这是开州区开展医疗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的一个缩影。这场整治行动,已立案查处62人,追缴违纪违法所得534万元,推动医疗行业作风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专项整治的突破口来自一组异常数据。此前,开州区委巡察机构在对区人民医院党委开展常规巡察时发现,该院近三年采购的某品牌医用耗材数量增长异常。这一可疑线索引起了巡察机构的高度关注,当即召开线索研判会,认定该问题涉及重大廉政风险,随即启动“巡纪联动”工作机制,由该区纪委监委成立专案组展开深入调查。“我们采取‘大数据分析+实地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查。”专案组组长回忆道,通过调取医院近五年的药品、耗材采购数据,比对供应商资质和价格信息,谭晓均与医疗器械经销商利益输送链条逐渐清晰。随着调查深入,一张隐藏在药品采购、设备引进、基建工程等环节的利益输送网逐渐浮出水面。谭晓均被采取留置措施后,开州区纪委监委迅速启动“一案一整改”工作机制,将医疗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作为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重要突破口,紧盯医药“带金销售”、采购中的不正之风、利用医院工程建设搞权钱交易等问题,充分调动“室组院”联动监督力量,建立健全定期会商、线索移送、联合督查等机制,聚焦“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关键环节,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督、巡察监督、派驻监督,坚决铲除腐败问题滋生土壤。截至目前,开州区纪委监委紧盯加重群众看病负担、欺诈骗保等问题,全面起底复盘十八大以来的医药领域问题线索,将存量线索与新增线索综合分析研判,立案查处57件62人,留置2人,促使23名公职人员主动说明问题,追缴违纪违法所得534万余元,修订完善医学装备采购管理、药事管理等相关制度32项,构建起覆盖药品采购、医疗服务、医保报销等全流程的监管体系。“下一步,我们将全面梳理医疗机构廉政风险并实施动态分级管理,配套制定防控措施,形成‘监测—预警—处置—反馈’的工作闭环,推动医疗领域腐败问题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从个案查处向系统治理深化。”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开州区特约监察员点评
开州区汉丰街道迎宾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任静医疗卫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往往会带来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虚高、医疗费用增长过快等问题,这不仅破坏行业风气,更加重了患者负担。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个案查处和系统整治相结合,从“关键少数”向更广泛、更深入的层面延伸,检查端口不断前移,特别是针对医药购销等领域顽瘴痼疾进行严厉打击,不断优化医药服务体系,完善内控体制机制,推动医药事业健康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来源:风正巴渝微信公众号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