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龙井,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
如今七十多岁的老母亲在我懵懵懂懂的儿时便己提及。那时她还没出阁,因事去正坝七铁厂找我大舅,从丰宝岭长途爬涉,翻山越岭,独自一人来到古木参天、悬崖绝壁的巫龙井。一条羊肠小道斜此而过,头顶树木森森,足下深渊万丈,雨后云雾弥漫,穿行其间,不免后背发麻脚打颤,何况一个年纪轻轻的姑娘家!

多少年来,一直念想着一定要去当年母亲儿时走过的险峻古道看看,年过半百的我,今约同窗数人,终已成行而一了夙愿。
巫龙井,在大慈山之巅、原大梁乡北坡上,海拔1290多米,北临敦好镇,南望九龙山之巅荆竹坪,中有桃溪河相隔,距城区约15公里,在现大德镇境内。
一直以为巫龙井叫乌龙井,何况高德地图也如此这般标识着,若不身临其境,定不知其谬。
实无高人点拨,真不明究里,想必一定有段暂不为我所知的奇妙传说。
这里是大慈山最高峰,比法戒山、轿顶山还高出300多米,当地村民三伏盛夏也从不用空调电扇。
漫山遍野,劲松挺拔,郁郁葱葱,一条正在扩建而尚未完工的水泥村道,顺山盘旋,穿梭林间,连结着大德、敦好两镇。
原大梁乡后山上,已开发出了一处桂花山庄的新民居,可容200来户人家。
据说这座山峰的1000多亩山林耕地,已被敦好镇的外出民工以50万元的租金悉数承包,林间耕地全用机耕,政府有补助,将遍植油菜。

驱车前行,在右侧的指示牌处停车,顺着林间碎石便道徒步来一处庙不象庙的简易“巫龙宝殿”,其内供奉着五尊工艺普通、形态各异的神像,简单地镀了金身,殿后悬崖下,即是巫龙井。




顺着悬崖边加有不锈钢栏杆的临渊山道拾级而下,有处由整座岩石凿空的庙穴,正规六方立体空间,长宽高不足3米,门临悬崖深渊,地势万分险要,至于何人何年因何而凿,实不得而知。


继续下行不足百米,在刀砍斧削的峭壁岩穴边,红色假琉璃瓦搭建三间简易房屋处,便是巫龙井。
东间较小,用做厨房。中间最大,为巫龙井正殿,为悬崖石缝出水处,供奉着巫龙公、巫龙母夫妇及各路神仙。西端象是极小的卫生间,室内昏暗,没法看清。



巫龙井,说是井,其实没有井,只是一道千古滴流而约为小指粗的山泉,泉下砌有一约一米见方的池子。
无论春夏秋冬,纵使久旱不雨,水量也丝毫不减,四季不竭,千百年来,如龙助神威,润育着这片灵秀的山壑,人们把虔诚的心愿和无尽祝福,都溶进了世代的传说和坚贞的信仰。
西端山崖,如龙头高昂,张嘴哮天,在云雾升腾中,亦真亦幻,这就是魅力无限的巫龙井。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