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文化情节

[复制链接]
高辉 发表于 2019-4-10 10: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记得读小学三年级时,语文老师在班上念了我的一篇习作,我便在全校声名大振,令全体师生刮目相看。“作文写得好”的标签也就贴在了我的脸上。从此一种无形的荣耀、莫大的压力、无限的责任、顽强的竞争或许是老师的期望便镌刻于我心中。

就是老师的这一念,启迪了我爱好写作的心扉,打开了我写作的窗户,激发了我写作的热情,陡添了我写作的兴趣。荣耀成了我写作的动机,压力成了我写作的动力,责任成了我写作的追求,竞争成了我写作的坚毅。我把写作当做是对老师期望的回报,是对老师期望的感激。

读初中时,我对肖志刚老师的作文课堂艺术着了迷。不仅仅是指导得法,更是讲得有滋味,说得有道理,让学生听得入痴入醉。

肖老师的每一句话,都是名言;肖老师的每一个词,都是典故。肖老师讲课,从上课的第一句话开始到下课的最后一句话结束,如果完整的记录下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找不到一点瑕疵,俨如一气呵成,干净利落,没有残渣,没有多余。

在我心里,肖老师站在讲台上,就是文化的象征,就是文明的使者,就是真正的文化人,就是真正的教师。肖老师的作文课,不仅仅是指导我们怎么做文章,更是教会了我们怎么去说话,怎么去思考,怎么去表达。极大地拓展了我写作视野,扩展了我思维空间,丰富了想象范围,学会写作技能。肖老师是我写作的第一个最值得敬佩的大师。

在肖老师影响之下,我能自觉与不自觉的触景生情,遇事便能有感而发,遇人便能主动交谈,遇物便能探赜索隐。我读初中时的写作,不仅仅限于完成老师作文课上的布置,而是想到就写,看到就写,听到就写,把写作当成了自己的兴趣,形成了自觉行为,这都是肖老师的文化魅力、学识水平、课堂语言艺术所致。

进入师范学校后,我的一篇课外习作《武城山》(散文)得到了“文选与习作”唐立本老师的赏识。在全班夸赞了我:很勤快,很用心,善观察,写得好。把家乡的山以文字的形式进行了真情的表达与倾诉,这就是热爱家乡情节的表露。

唐老师望着我:“你写的这个武城山,又叫猫儿寨,好多人都知道,据说此处很有故事,很出名,就是没有去过。好好写,这就是你的家乡。”

唐老师的话语,让我特别高兴,不曾想到我的习作得到了老师的赏识;唐老师的评点,让我深受鼓舞,激发了我写作尤其是书写家乡景物的兴致;唐老师对武城山的了解,让我倍感亲切,原来县城的老师也知道我家乡的山,原来家乡的山很出名。

我深深感到:习作不仅仅是完成任务,不仅仅是写给自己阅看,重要的是让大家欣赏,让大家了解。既了解了自己,又了解了家乡。因为这篇习作,让老师、同学得到了相互交流,增进了友谊。

从那以后,好多老师、同学都熟知了我,都知道我是武城山的,都知道了我的家乡。不少同学私下对我说:“好久到你们武城山去看看!”

一篇习作,因为老师的赞许欣赏,既给予了我人生的激励,更推介了我家乡的名气。

一篇习作,一次点评,出名的不仅仅是我,更重要的是让我的家乡从此出名。这就是写作的收获,这就是写作的魅力,这就是写作的乐趣。

就在此时,我便找到了热爱家乡的最有效的表述方式,萌生了我写作家乡,推介家乡,宣传家乡,让世人欣赏家乡的意念。

在我蒙童之时,便听到了人们关于武城山许多神奇、神秘的故事,看到了人们在武城山神庙前的顶礼膜拜,特别是在打到一切牛鬼蛇神的特殊年代,乡民们冒着受批判犯罪的危险,利用大清早时间悄悄上山拜神的举动,让我感受到了乡民的文化信仰、以及对神灵的虔诚和武城山的敬畏。在我心里,武城山是神圣的山,富有历史故事的山,是乡民们给予期望的山,是乡民们精神寄居和理想许愿的倾诉所在。

参加工作以后,一直怀抱这个初心,以写作家乡山水为己任,以推介武城山为中心,全面介绍武城山的人文历史,典籍掌故,地名由来,庙宇建筑,物产风俗,民间传说等。

散文体的《武城山》,从读书写到工作,从学校写到岗位,从山区写到城市,从80年代、90年代写到新的世纪。几十年来,一直在写,一直在武城山上采观、感受,春夏秋冬,四季必去,踏勘山景,找到最佳的语言表达;一直在与当地老人了解武城山过去的历史、掌故、传说和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找到武城山历史、人文的厚重底蕴,让家乡更加靓丽,让家乡的靓丽成为家乡人的人文自信,历史自信,美丽自信,成为家乡人的自豪,成为家乡人的骄傲,改变家乡人一直认为家乡偏僻贫穷,闭塞落后、资源匮乏的片面认识。

几十年的采观,几十年的积累,几十年的感受,几十年的领悟,几十年的修正,几十年的心血,终于完成了自认为完美的《武城山》。2008年4月发表于《开州报》(副刊·文化提升开县),同时也发表于网络之上。

《武城山》一经发表,县内外读者反响强烈,那种恋乡情怀难以言表。特别是云阳、开州离武城山很近、了解武城山的人更是争相传阅,来电找我索要报纸、索要电子文档。

身在异域他乡的家乡人看到了《武城山》,纷纷打来电话,发来短信,感谢我宣传了家乡,让大家在异域他乡感受到了家乡的亲切,重温了武城山的美丽。

这些电话,这些短信,这些赞美,让我更加感受到了推介家乡的历史责任,更加激发了我推介家乡文化的信心。

近年来,以武城山为主线,采写了武城山的地理风情、人文故事,历史传说、庙宇建筑以及武城山道教文化的发展历程等。2014年5月,编辑归纳整理了10多万字的《走近武城山》文集,受到了世人的好评。

除写武城山之外,我以散文、记叙文、说明文等形式推介了家乡的地名由来,历史典故、风俗文化、风景名胜、土特产品等。已在报刊或网络上发表。如《上桥地名溯源》、《探源炮台村之炮台》、《裂口坪的传说》、《白桥金峰岭见闻录》、《泥石流留下的天然博物馆——乾隆洞》、《由抗日战争命名的炮台村》、《奇特的民宅》、《远逝的枪声》、《武城山的大米》、《百年古刹观音庙》、《探秘万人洞》、《李宗羲留在白桥的墨宝与传说》、《红豆生白桥,相思到如今——白桥镇巨型红豆树的“前世今生”》(在《开州日报》、《爱开洲》、《开州新闻社》、《开州频道》、《三峡都市报》发表)、《关于那棵红豆树》、《开州山旮旯有个名符其实的教师村》、《白桥发现清代“指路碑”》等。

我还以诗词的形式书写了家乡的风土人情,用高度浓缩的语言向外界展示了白桥的前世今生、发展历程、土特产品、人物风情。如反映白桥镇全貌的叙事诗《白桥叙事曲》,反映各村或社区的诗歌《题民兴社区》、《题武城村》、《题白桥村》、《题上桥村》、《题月霞村》、《题柏大村》、《题桂花村》(还有两个行政村正在了解采写中)。

现在家乡不少人力外出,大多乡民举家外迁,涌入城镇,昔日乡村“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不为外人道也”的田园秀色不再显现,更没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的乡村明丽劳作的人间场景。因此我现在必须有责任把这些情况用文字的形式告知下一代,决不能等待,否则,我们家乡的人文历史、社会风景、集体劳作等就会在此时断代。

扛着这些责任,我正在努力:一是继续写好家乡的景点,使家乡的每一处景点具有文化的味道,具有故事的底蕴;二是把乡村过去集体劳作的规矩、乡民的生产、生活、生存方式原原本本的告知下一代;三是将乡村的故居拍照存档,整理成册,留下故乡老房子的记忆;四是将乡村著名的景点,立下石碑,贴上标签,写上简介,不忘历史;五是收集资料,撰写《乡志》、《村志》,记住乡愁,不忘乡土,给乡民后代留下文字化的精神遗产。

这就是我,一个在外乡的家乡人,需要对家乡所做的工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全部回复1 显示全部楼层
势单力薄 发表于 2019-4-10 12:47: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落叶归根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论坛元老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