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旅程第一站

[复制链接]
高辉 发表于 2019-6-30 11: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我的教学旅程第一站

1981年6月,我从开县师范学校毕业,8月被人事组织分配到上桥小学,上桥小学安排我到茶坪村校任教,茶坪村校又让我任小学二年级班主任兼数学教学、同时任五年级上册语文学科教学。当时没有考虑工作量的多少,只觉得这就是我的本职,我就是来做这些事的。不加思索的很爽快的高高兴兴接受了,又清清爽爽、轻轻松松的做好了我所接受的工作。

那个时候的家访工作,我们是在自愿自觉的状态下进行的,我觉得那是教学工作中必要的环节,和课堂教学一样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没有哪级组织、没有哪个人来督促我们去家访。家访过程中,不管有多少艰辛,不管受到多少委屈,我都没在意,每周都得爬山涉水家访,没有任何怨言,没有丝毫累的感觉。

其实那时有的家长根本不欢迎你老师去家访,有的甚而闭门不见,这还是客气的;有的当着你的面说你不是,有的对你老师对他孩子的教育不予接受,不予理解,不予配合,让你老师现场难堪。但多数家长十分客气,家校关系非常融洽。那时民间没有任何通讯工具,一旦有些问题,来不及家访,家长和老师便传话或者写几句,让学生作为传话筒或信使,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就解决了问题。

那时的学生很听话,很尊重老师,很热爱老师,每学年都要进行两次大型野外活动,有时还有不少家长一同参与,学生、老师、家长十分高兴,十分快乐。
那时家长觉得没有压力,学生觉得学习十分快乐,老师觉得工作十分轻松,学校、家庭、学生都处于一种平和、安定、安静的生活环境之中,没有一丝浮躁的感觉,真正是在精心的静心的办事。

那个时候工资很低,但工作热情很高。工作条件很差,但工作效率很高;教学环境很差,但工作积极性很高;上级要求很严格,但工作觉悟很高;不管是民办教师,还是代课教师,思想纯洁,作风正派,工作积极,主动意识强,工作积极性高。很少发恼骚,从来不闹情绪,只知道埋头苦干,只知道做自己的事,只知道这些事是自己应该做的,只知道要把这些事做好,从来没有考虑付出了多少代价,也从来没有考虑要得到多少报酬。总是觉得教学是一项很好的工作,总有远大的抱负,总有崇高的理想,总有无限的美好的期望。因此总有使不完的劲头。我那时有三怕:一怕上面来通知放假开会,二怕星期天,三怕寒暑假。因为放假了,我的生活就空虚了,见不着学生,心里总不是滋味。学生也一样,经常要求老师星期天别放假。

当时我家距离学校10千米有余,一周六天,多数是回家住宿,每天来回得步行20多千米。如果路要好走一点,就得翻山越岭,从云阳、开县边界的大山通过,每年冬天、春季还得翻越几次雪山;如果不翻山,就得走悬崖峭壁上的崎岖的羊肠小道,稍不注意,就有掉下悬崖的危险。为了不耽误工作,必须披星戴月,起早贪黑。为了不耽误教学,必须晚间备课,撰写教案,大有夜以继日的工作感受。但我没有懈怠学生,没有懈怠工作,更没有懈怠我个人的看书学习。

当时学校有三名教师,其中有两个本村的全日制民办教师(一名在上世纪90年代末转为公办教师,一名考取开县师范学校深造学习,现在这两名教师均已退休),关系融洽,相处和睦,工作上相互支持,相互照顾。一所学校,两间教室(当时所谓的礼堂兼过道也被临时用作教室),两间简陋的生活用房,三个班级,三名教师,整个村校的工作就是三个人的事,没有这是我的,那是他的之分。我们经常在商讨工作,总是商讨为学校争光添彩的事,为学生学习的事;分配任务时,大家不是在被动接受任务,而是主动在抢任务,生怕自己的任务少了,那时的茶坪村校几个人,不论老少,都是这样,现在想来,很有情趣,很值得回味。

当时我们三个教师执教的教室外面既是操场,又是一条近通柏大村、远接云阳的大路。我们的课堂全天都是开放的,我们每天的课堂都吸引了不少过路人驻足观看倾听。当时我很不习惯,但条件就是那样,不习惯也得习惯。陌生过路人他还得赶路,充其量能待几分钟,再加上互不认识,心里压力自然很小。最麻烦的、最接受不了的就是茶场的工人了,这些工人大多是女青年,她们待在窗外一听就是一节或是半天,只听也还好一点,她们又听又议论,弄得我们有时十分难受。后来混熟了,劝说她们不要这样,影响了学生不好。她们笑着回答一句话:我们还想读书,待在窗外回味回味学生的滋味。

经过了这样的磨练,后来我对来听我课的所有人都没有胆怯、没有任何压力了!

那个时候的人际关系,社会交往,风土人情,工作方式真让我们难以忘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全部回复1 显示全部楼层
别这样 发表于 2019-6-30 23:18: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知青转教师的后代向您致敬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论坛元老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