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昆绝句《汤阴岳忠武祠》赏析

[复制链接]
刘兴祥 发表于 2020-5-4 05:45: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文‖刘兴祥
陈昆字友松,重庆市开县人。清嘉庆14年(1809)生于开县九龙山陈宅双桧书屋。自幼聪明好学,资敏过人。
清道光五年十六岁考中秀才,道光二十年考中举人,道光二十六年考中进士。曾任直隶永清、江西宜春县知县,系翰林学士(当时皇帝老师)陈堃之胞弟。
陈氏一门“双进士”,曾在开县传为佳话。陈昆为官清正,为国为民,一腔热血,抱负远大,文学功底深厚。
著有《小桃溪馆诗钞》九卷,保存至今的有古体诗和格律诗860首和《小桃溪文钞》四册等等。
将陈昆的诗细细读来,感觉诗句精美,文采飞扬。大有李杜之风,乐天之德。字行间流露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百读不厌,耐人寻味。
我最欣赏是他的一首七绝《汤阴岳忠武祠》“刀环横断两宫秋,祠树森森起暮愁。莫讶南枝羞北向,不堪回首望边州”这首诗气势悲壮,义愤填膺。热血沸腾,抒发的报国之志,民族之情。充分展现了一个富有正义感的封建官吏、诗人的气质。
南宋民族英雄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人)南宋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中心四将”之首。
二十岁起,曾四次从军,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至绍兴十八年(1141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
金军攻打江南时,独树一帜,力主抗金,收复建康。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
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宗弼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夹击金军,岳家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击败金军进驻朱仙镇。
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在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1142年)以莫须有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
岳飞精忠报国,在国家存亡的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屡挫入侵金兵的锐气,欲一鼓作气欲直捣黄龙府。解救被俘的宋朝徽宗、钦宗二帝。以雪民族之耻,深受人民的拥戴。
谁知他这满腔报国之举,在腐败偏安投降的南宋统治者眼中,犹如泥沙、钉刺扎眼,欲置于死地而后快。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父子,爱将张宪残害于风波亭。
陈昆参观汤阴县岳忠武祠时,值清朝咸丰年间。朝庭腐败无能,地方满目疮痍,民不聊生之际。满怀压抑之情写下此诗,大有与岳飞猩猩相惜之感叹。
“刀环魂断两宫秋,祠树森森起暮愁。”两句写的参观岳忠武祠之印象和祠内之景,借景舒情,表现生动。岳氐父子的塑像在祠内森森古树的衬托下,显示出了一个阴森恐怖的环境。
再加上一个暮字更加增添了诗的气氛。大有日薄西山,气数将尽之势。最后诗人落板到一个愁字了得,可想而知当时诗人之心境是如何的状况。面对黑暗的环境,诗人有孤掌难鸣,无力回天之感。
第三句笔锋直转,“莫讶南枝羞北向”点到主题。“成者为王,败者为冠”的现实。腐败的南宋统治者为了个人利益,为了保全皇位,偏安一隅。向北方金国俯首称臣,纳贡求和。
偿失民族尊严,使山河破碎,同胞任人蹂躏,置人民于水火之中的卑劣行径。是出于封建统治者本质所决定的,并不感到惊讶,暗示清咸丰当朝的腐败。陈昆最后辞官返乡就是一个最有力的佐证。
第四句:“不堪回首望边州”归总。丛林生存法,列强称雄,国力贫弱就要挨打,就要受制于人,这是一个永恒的真理。在今天也有着伟大现实意义。通篇是悲壮山河,荡气回肠,意境深动,扣人心弦。
短短28字再现了历史,歌颂了民族英雄,鞭挞了卖国求荣的统治者的丑恶嘴脸,舒发了诗人的冲冠情感,激发爱国热情,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20200504_69990_1588542322850.jpg
20200504_69990_1588542322878.jpg
20200504_69990_1588542322903.jpg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论坛元老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