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秦巴明珠,美丽开州。山河壮丽,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文脉千秋,人文荟萃,浩若星河。
晚清名臣沈西序,便是其中那熠熠星辰中的耀眼一颗,本与同治帝师陈堃、两江总督李宗羲等齐名而威震川黔,荣享故里,成为开州人的无限骄傲。然其人其事,却几乎湮没于滚滚历史尘烟之中,鲜为人知。
移民四川遂宁的原开县籍中和陈炼,感念故乡深情,热衷历史人文,从零星的史料中,历经艰辛无数载,广罗博采勤引征,以详实的史迹,还原一个名垂青史的开州名人沈西序。
(转载遂宁.陈炼新近力作《举子之乡与沈西序》,以飨开州儿女。)
举子之乡与沈西序
陈炼
开州(原开县)是军神刘伯承元帅的家乡,帅乡享誉神州内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县柑橘在华夏大地极负盛名又称桔乡;许多开县人还自豪的称家乡为举子之乡。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4月,以康有为等一千三百多名在京参加会试赶考的举子联名向光绪皇帝上“万言书”,要求拒签中日合约、迁都抗战变法维新。
开县籍六名举**(李本均,字松圃,汉丰镇人,1885年乙酉科举人;刘秉元,字调轩,厚坝镇人,1885年乙酉科举人;欧阳薰,字寿山,大慈山人,1891年辛卯科举人;戴锡章,字海珊,汉丰镇人,1894年甲午科举人;邓云卿,字辑五,义和镇人,1894年甲午科举人;杨绍云,字松山,大慈山人,1894年甲午科举人。),史称“公车上书”。
开县在四川各县赶考中签名,位列成都县和华阳县之后,居第三,举子之乡不竟而走,开县自此名声鹊起。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水流万丈必有其源,六君子之前必有渊源,只是我不知道而已。
2015年8月份,在川渝陈氏宗亲群中,开县陈刚宗亲上传《堂前植双柏 一门两进士》一文,深深地为家乡在清道光年间十二年中,连中四名进士震撼,更是有对四进士有迫切想了解的心愿。两江总督李宗羲听人讲过,坤昆二公后经多人介绍也知道些,特别是2019年帮助湖南娄底伯万系志清户,陈志华宗亲寻找双柏陈氏,也就更加了解陈坤和陈昆。
1990年版《开县志》对陈昆和李宗羲都有介绍,可沈西序资料欠缺,后期得到很多老师传来的信息,逐渐了解到“六君子”之前的四进士,而盛山书院山长(院长)沈西序,推动教育的功绩,对后世的影响,实为功不可灭。极具有挖掘价值,不应湮灭历史洪流之中。
一、沈西序从仕履历政声沈西序,字秋帆,清道光癸卯科中举二十三年(1843),清道光甲辰科二十四年中进士(1844)。
父亲沈廷辉赐赠贵州毕节知县,母罗氏赐封孺人。
清咸丰元年(1851)任贵州正安州知州。
清咸丰二年(1852)任贵州毕节县知县。
清咸丰三年(1853)任贵州毕节县知县。
清咸丰三年(1853),为了方便士子乡试,知县沈西序上疏获准在县游击署右建考棚,考棚初建时有大堂三间、左右号舍十八间。
同治七年(1868),知县刘应升将大堂扩建为七间,并在龙门上添建奎星楼,添设东西辕门,及照壁墙一座。后又在守备署左建营童学馆。
清咸丰七年(1857年),同知沈西序,增修后殿及红墙,以符中祀典礼。文昌宫昔在三台山,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知县陈于琏创修。咸丰七年(1857年)同知沈西序增修。奎星阁高十丈有奇,并建后殿及红墙,以符中祀典礼。
清咸丰八年(1858)年十月到仁怀直隶厅(府)任同知,由于当时清政府的统治已经有些不灵,所以常有“反叛”(**)的情形发生。
沈西序到任后,以兴设团练,编联保甲为重务,飭(用在不同的场合有整顿、整治、教导、告戒等义。)令四乡公举公正勤慎之人,充当团正、团副。又于团正中选其办事精明者,充当团总,飭其挑丁操习,备办军器火药,积极组织地方武装,防范“逆贼”侵扰。
清咸丰九年(1859)夏,仁怀直隶厅血柏坪杨五欲萌“叛逆”,企图到叙永厅镇龙山勾引外匪入境滋事,被沈西序探知,即差兵役十余人捉拿杨五归案正法。
清咸丰十年(1860)闰三月,同知沈西序卸任,贾致恂复署同知职。时李、蓝二逆攻陷荣昌、隆昌、永川各县,又据牛腹渡为巢穴。
清同治二年(1863),比底“花苗”举事,聚众数千,盘踞大兔场(今贵州纳雍),郡守沈西序调筱溪公暨各团进剿,举事者众数千来攻,未交绥而二十余营望风瓦解,唯筱溪公兵不动,举事者亦不敢薄其营。既而招募精锐,併力合攻,举事者不能支,遂溃,兔场由是收复。
清同治二年(1863)四月,义军从比德出发,进攻白泥屯。因团练居险固守,久攻不下。义军改变了战术,于夜间进行偷袭,成功占领了白泥屯。署贵西道兼摄大定府事沈西序闻知,大惊失色,即令把总陈元兴、颜先知率团1000余人进剿。义军以逸待劳,在伏击战中一举消灭了全部团练。
清同治二年。贵州提督李有恒见义军成燎原之势,不敢硬碰硬,只得采取了招抚安顿的策略。此时,沈西序却磨刀霍霍,亲率都司福祥、练目胡大观统
率数千人进剿大兔场,并令团绅周荣廉和彭树椿、大定守备何定功等各带团练助剿。是时,时值秋末冬初。沈西序引兵驻扎西革河,见义军声势浩大,一时进退维谷,不由得口占二绝:“数橼茅屋一灯寒,风风雨雨去住难。有志澄清谁共济?扁舟终日望河干。”“自谓原非御武才,如何虎穴贸然来?偶因当道生荆棘,猥欲种花满径开。”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沈西序命土目杨法基及团绅进剿,被义军前后夹击,一时溃不成军。猪拱箐苗族义军也来助阵,越杀越猛。把总梁国桢、武生黄见龙死于激战之中,沈西序仓皇逃命。
义军乘胜追击,横扫马场、鼠场、狗场,占领了百部河,击毙了团绅颜先茂。接着进攻平远州城(今织金城),因守军有备而未攻克。水城通判刘正朝得知沈西序兵败,火速引兵驰援,在公鸡山阻拦义军前锋,使之得以逃脱。刘正朝随即驻军苦瓜河,与福祥、胡大观按照李有恒剿抚兼施的办法,对义军的后方进行摧毁性打击。
清同治二年八月二十九日,逢破往七,余昭以为捣巢所宜,引刘裕语,愿以是日会攻。而夜半子时,贼已弃巢走黄连树,遁扎北肇,镇军复追之,斩首三百余级。马令应镗奉贵西道沈西序檄,亦带练至四郎棚子。贼退走镇雄,与水田寨大股匪侯天赐合伙。
清同治三年(1864)十一月十六日,青苗岩大五先以五六十贼潜通府练袭破大定城,后数日大股方至。时大定知府刘正朝出巢黔西贼未回。贵西道沈西序缒城夜走至毕节,招钟昌林赴援,钟复招侯天赐、龚二大、岳二大在等股匪千余人入伍进援。
未几,苗匪入定境,西道沈西序饬修文营文峰塔下,世昌鸠工凿石,不避风雨,阅五月蒇事。
贵西道沈西序见府城难於克服,遂告病回籍。自是钟与刘府,独当一面。同治四年乙丑(1865),李镇由永宁协同虎威召字营副将许荫棠、同知瑞澎等出师进剿镇雄七湾股匪,攻破周四大、王二大等巢穴。
清同治四年乙丑孟春(正月),奉慈命引疾解组归田,返回开县。
据2004年11月出版,候清泉编著《历代名人与贵州》一书中322页。沈西序 , 四川人,进士。清咸丰元年(1851)任贵州正安州知州,二年(1852)任毕节知县,八年(1858)任仁怀直隶厅(今赤水)同知,咸丰年间还任过大定知府和贵阳知府。同治三年(1864)任贵西道,署大定知府,咸丰十一年(1861)还任过贵州按察使。
赤水城南三公里夹子口,有一李氏节孝坊,系咸丰九年(1859)所建。沈西序在其两柱题有长联:百日怅鸾离,忆乐境之无多,历苦境而寒冰弥洁
五云颁凤诰,知幽光之必发,扬庥光而皓月同明。
附:本节注来源
咸丰三年版《开县志》;
《历史名人与贵州》;
人才潮涌 万马奔腾——七星关区明清儒学文化述略;
《古人笔下的仁怀厅城》;
《从一块距今一百五十七年的石匾额说起》,作者王显才;
《皇清四川总兵周公筱溪传》;
《本是女儿身,不输八尺汉:苗族何仙姑》;《平定猪拱箐苗匪始末记》,作者余昭;《贵州大方六龙镇人文景观之九:文武双星陈世昌 》;
《沈西序是开县清代很重要的人物》。
二、开县教育兴盛之路
韦处厚于唐元和13年(公元818年)由京官考功员外副郎(从五品)出任开州刺史(正五品)三年,重文兴教,崇佛敬德。他在开州首创儒学署以管理学务,早于邻近诸州县许多年。开县于唐代元和年间(806-820年)在城西盛山设儒学署。
北宋由长安迁都洛阳,南宋由洛阳迁都南京,元朝建都燕京,明清两朝建都北京,与开县的距离越来越远。
尽管开县有儒学署,又在雍正12年(1735)建立了芙蕖书院(后名盛山书院),嘉庆25年(1796)建立盛山书院和临江书院,道光9年(1830)建立汉丰书院(旧名开阳书院),培养了不少学子,“乃三年大比,此邑之与宾兴者寥寥无几”,这是什么原因呢?
知县陈长墉在《培俊堂碑记》中作出了回答:“此地去省千有余里,长途修阻,资斧不继,每当桂芯香飘,秋风迅厉,多士云集,骏马奔驰,顷刻之间,鹏搏豹变,不可方物。而怀奇负异之士,竟伏处蓬牖,不获及时与试其间。西望锦城,有于邑者”!这段话大意是说,开县离省城一千多里路,去参加科举考试的人,长途跋涉,经费不足。
因此每当秋闱,其他地方不少学子云集,骑马坐车,要不了多少时间就可到达考试地点参加考试,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在僻远的开县,尽管有不少有才有识之士,但只能处在蓬草丛生的寒窗下,不能及时前往参加考试,他们只能望着锦城忧愁不已!这段话十分深刻而又形象地说明了开县在明末清初“士林不旺”的原因。
所幸的是,在道光初年任开县的几位知县都十分重视教育。他们筹资创办“义学”,发展基础教育,免费读书;设置“助学金”,帮助参加会试的考生解决经费困难。于是“义学之童蒙转盼即为书院之英俊;书院之英俊转盼即为国家之栋梁”。仅几年时间,开县文风鼎盛,成绩斐然。
正如沈西序在《重修奎文阁碑记》中说:“我开邑,自道光初年以来,授(翰林院)编修者一,成进士者三,举孝廉(举人)者四,文风蒸蒸日上。而毓秀钟英,溯其源,则自盛山书院始“。这即是说,当时的翰林陈堃(坤),进士沈西序、陈昆、李宗羲,举人朱升三、沈延广、陈谟、肖炳然等都曾经在培俊堂和盛山书院读书、求学而臻于成名的。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罗珍同年考取进士的好友徐久道(字西云,号成斋,贵州黔西人)分发四川开县任知县。上任伊始,徐久道将芙蕖书院改建为盛山书院,聘请罗珍出任书院山长(即院务主持人)。
此后罗珍主持盛山书院长达十余年,以培养莘莘学子为己任。罗珍视开县为第二故乡,开县人也将其列入地方“人物志”。罗珍任盛山书院山长的第十三个年头,即道光十二年(1832),罗珍终于由清政府实授直隶灵寿县(今河北省灵寿县)知县,此后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开县为千年古县,但自明末遭兵燹后,科考一蹶不振,在清嘉庆以前尚无考中进士者。罗珍执掌盛山书院后,在徐久道、高学濂、林丹云等几任重视教育的知县大力扶持下,开县文风大振,人才倍出。
先后有陈堃、沈西序、陈昆、李宗羲考取进士,朱升三、沈延广、陈谟、肖炳然考中举人。邑人沈西序在其《重修奎阁碑记》中写道:“我开邑自道光初年以来授编修者一,成进士者三,举孝廉者四,文风蒸蒸日上,而毓秀钟英,溯其源,则自盛山书院始”,由此可见罗珍对开县教育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开县高等小学堂,是利用过去举行县考的试场(俗称“考棚”),学堂首届招收了三百名学生,根据成绩分甲乙丙丁戊五个班(实际是五个年级)。刘伯承被分配甲班。由于房舍不够使用,就将甲班分设在原来的中西学堂(它的前身是盛山书院)。
重庆市开州中学办学历史,重庆市开州中学历史悠久,学校前身“培俊堂”初创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迄今已有180年的光辉办学历程。自光绪三十三(1907)年举办新学以来,学校主要经历了六个发展阶段。
开县高等小学堂(1907-1923)创办新学,开设新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少年刘伯承是“县高”第一届学生,在此求学期间,奠定“仗剑拯民”之志。
附:罗珍,族名宗诒,字叔軉[yù]。,号佛崖(又写作佛厓、佛嵓),自署石香村居士。清乾隆五十三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日(1789年1月3日)出生于内江市威远县镇西镇永团村。珍自幼入私塾,稍长入县学,为增生。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参加四川乡试,考中举人,赴京会试落第。回县受聘为青峰书院讲习,主讲诗经文赋。嘉庆二十四年(1819)再次赴京会试,考中已卯恩科第三甲第六十七名进士,以知县候用。
嘉庆二十五年,主讲盛山书院,有名士风,从者百余人。与张湜、沈琋、王名园为诗友。著有《戡定教匪述闻》《四书臆解》《佛崖诗稿》《佛崖文集》《佛崖古文外集》《灯下旧闻》《瑶华摘录》《删余赘语》《佛崖书札》,痤稿大觉寺。曾任直隶数县知县,止湖北石首县知县。
道光二十四年(1844)六七月间,荆江遭遇洪峰,造成荆州府李家埠溃口达十数丈,导致江水灌入郡城,造成城垣塌陷。为逃避追责,知府拉下属抵罪,谎报朝廷称罗珍等官员办事拖沓、失察水情。8月17日,朝廷不查实情,“以李家埠老堤漫溃,郡城被淹情形,下令将石首知县罗珍和松滋知县陆锡璞革职,摘去顶戴花翎”罗珍自入仕以来,清廉自守,实心爱民,所在皆有政声。此次突遭重罚,愤懑于心,虽有归乡之意,然无返乡之资,以致卧病不起。
次年(1845)病故于石首县衙,终年60岁。数年后,乡人筹得旅资才将其灵柩运回老家安葬。
附:本节注来源
《开州区“举子之乡”溯源》;
清代文献《戡靖教匪述编》作者考证;
《刘伯承早期戎马生涯》;
重庆市开州区开州中学网站。
三、沈西序与开县的教育
查史料记载:沈西序在离贵州巡抚任后,住东街“大夫第”,曾任盛山书院山长(院长)多年;陈昆离开江西新城县知县任后,一直在盛山书院讲学、任教;李宗羲为回馈母校,还于1847年捐白银1000两扩建培俊堂,资助学生参加乡试、会试。
正是这些在京都和在外地做官的进士、举人们,回到家乡执教、讲学,把鸦片战争后中国遭受列强侵凌和清政府屈辱妥协的信息传递给了学生们,使学生们知道光有“忠君”思想,而无“爱国”大志,只知闭门读书,而不投身社会的书呆子,是不可取的。当时的秀才、举人们,都聆听过这些教诲。这对开县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知识分子的觉醒,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开州区沈家公馆: 沈西序,开县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 )进士,到贵州先后任普安、毕节知县,仁怀同知、正安州知州、贵西道摄大定府事等职,后来升任贵州巡抚。他勤政廉明,“不向私情,不妄取民线”,人称“沈青天”。回乡后先后任盛山书院山长和培俊堂山长,著有《二十史纂要》和参与编籑咸丰《开县志》 。
从正安州知州到毕节知县,仁怀直隶厅同知,大定府、贵阳知府再到贵州西道巡抚,为官清廉,福祉民众,忠君报国,边乱不断;面对日渐衰败的大清政权,庶民百姓生存之困苦,无奈和忧虑促使归隐之心。
清同治四年孟春后返乡,任盛山书院山长,他全心用在桑梓教书育人上,数年间来此讲学者,进士陈昆,也有光绪元年主讲盛山书院的云阳举人刘海云,刘海云为东里陈氏族谱序中,“有友人号凤池者,邑廪膳生也,持宗谱请序·······”(这一支其先祖一官公,曾任明朝繁昌县知县,查咸丰县志中,明贡生陈义,江南繁昌县主簿,百年之后误记),更有后期六君子。
从这些不难看出沈西序归乡之后,将其入仕途的眼见政府的腐败,特别是苗裔边民的奋而抗争的目的只为寻求生存,虽在位竭尽全力忠君报国,但政治制度无法改变。特別是南宋陆秀夫负幼帝投江,有涯山一战再无中国;几百年来,旧知识分子意识到儒家中庸思想,已到了必须重新认识社会的时候,对家国的一片赤诚之心转化一种“不为良相必为名医”的思想。
而教书育人是另一种医者,要想家富国强,唯有读书发展教育才能治愚(正如近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从思想上来改变认识,读书不再以封妻荫子为目,而是文可定邦、武可定国,为天下苍生而读书,沈西序在作山长也必然将此信念逐渐宣讲下去,此后的历任先生将此信念薪火相传,在近现代尤为突出。
据开州政协,由陈锐、刘登平二位先生上传网络资料中,沈西序卒于哪年?查不到任何记录。只在沈西序四代曾孙沈先烨老师那里得知早于李宗羲(1818-1884)二年去世。沈西序即(1819-1882)。张昌畴老师说1873年因病去世,则享寿六十三或享年五十二。
(未完待续,下转连载二)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