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乡村家庭,大多都在正厅堂屋里正中位置摆有一张方形桌子,乡村沿习称作“桌子”、“饭桌”或“餐桌”。
那时乡村家庭的桌子大多是平面正方形(一般家庭很少有圆桌),因此称做方桌;桌子有四方,每一方可坐两人,共坐8人,故又称为八仙桌(乡村人把在同一桌上就餐的比作“八仙”)。
桌上坐位的讲究 中国传统文明历史悠久,餐桌上的入座礼节极有讲究。以厅堂餐桌正对着大门为基准的方位(其墙面上神龛着“天地君亲师”牌位),称为上席、首席或贵宾席,年长或德高望重者坐之;左边为宾席,除年长或德高望重之外者的宾客坐之;右边为陪席,主人或主人专门请的陪客坐之;下方为次席,与主人平般平辈或是上席贵宾的晚辈坐之。具体坐法以主人礼节的讲究和客人的身份、客人数量的多少而定论。
民间有一句“上座乌龟下座客,两边座的官老爷”的顺口溜,显然是对入席次序囿于讲究的不满和对客人的讽刺。
入桌先后的讲究
主人发话后,准备入座;入座分宾主,长幼有先后;大人不上桌,小孩别忙动。一般是客人先入座,主人后入座;客人中长辈先入座,晚辈后入座;大人先入座,小孩后入座。位置坐定后,要遵循“帅不离位”的古训,不能随便移动既定的位置,开始坐在哪里,你就一直坐在哪里,直到餐毕为止。
桌上摆菜的讲究
桌上摆菜的讲究遵循时代物质的差异而有不同的摆法。肉食紧缺之时,其摆放之位居其中。大份汤钵相对居中,一般荤菜摆放左右,一般素菜放在上下。所有菜肴都要相对居中放置,以兼顾席桌每个客人的受用。
桌上饮酒的故事
上世纪90年代以前,入席饮酒,八个人共用一只临时大碗或瓷钟盛酒,以席桌上方的左边第一个人为开头,按顺时针方向依次饮酒,周而复始,轮流转圈。如席桌上有不饮酒的客人,便相对集中分座,既能让饮酒的饮酒,吃饭的吃饭,也不影响饮酒、吃饭的情绪,做到酒者类聚,饭者另居。写到此处,我便想起了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乡村酒桌上的一则故事:一日,某家请八个壮劳力者抬石头,以备造房。八个人均能饮酒,其中X者特喜好酒,且酒量很大,有半斤不醉,八两不倒的美传。当日中餐饮酒之时,X者自告奋勇,迫不及待地第一个率先倒满大碗酒并从他开始喝第一口,然后接下依次转圈,当转到第六个人时,碗里空空如也了。
“你几爷子口径大,没有我的份了!”第六个人带着尴尬的笑大声地说,“老板,拿点酒来,我们还要喝点!”老板便笑嘻嘻急匆匆地拿出老式输液玻璃酒瓶来,小心翼翼地对着酒碗中心慢慢地筛了半碗,“慢慢喝,慢慢喝。晚上还有!”老板边说边筛,客客气气地说。喝酒的轮次又开始了,桌上的人张着微笑的脸,你望望我,我望望他,大家彼此心知肚明,口径大者一定是X者也!
饮吧午酒,吃过中餐,休息片刻,又开始了下午抬石头的干活。抬石头既是苦重活,又是危险活,它需要几个人同心协力,细心谨慎,小心操作,默契配合,均摊使用劳力,才能安全收工,圆满完成任务。
抬石头空隙,大家有说有笑,充满着劳动的喜悦与快乐,享受着山野清新空气的舒爽。其中有几位小声地谈起了中午X者喝大口酒的事,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话锋一转,“今晚上喝酒时,我们也让X者喝点空气,整他个尴尬!”“对头,耍耍他龟儿子!”“要得,你说,我们全力照办,修理修理他!”几个人绑定着临时的盟约,坚守着统一的计策,预示着晚上喝酒的玩笑,他们背着X者,设计了如此这般的策略,预定了各自的座位,规定了谁先第一个筛酒喝酒的顺序,让X者喝第八个,视其酒碗盛酒的多少,尽量均衡口径,必须在第一轮的第七个人处将酒喝干,确保让X者喝到空气达到尴尬的目的。
日落西山,收工回家。晚餐开始,七个人按着下午的默计依次就座,轮次喝酒。在昏暗朦胧的煤油灯下(那时还没有电灯照明),轮到X者时,他笑着端上酒碗,仰脖一倒,“妈哟,你几爷子歪,比老子还饿捞,一口都不跟我留!”X者有点不高兴的样子,发出了尴尬着的感叹。“真巧了,中午转到第六个人时喝了空气,晚上转到你第八个人又喝了空气,好耍,好耍!”X者似笑非笑的笑了,其余人等都会心爽朗地笑了!幸亏老板备足了晚上的酒,“有酒,有酒,今天累着了,大家喝好解解困,”老板的热情很快驱散了此时的尴尬,但第一轮就让人喝空碗饮空气的事传到了原野乡村,成为了村坊檐下的乡间小唱,一直唱到了现在,传到了今天。
要知道,那个时代的物质比较匮乏,白酒十分稀少。白酒不是每个人每天都能喝到的,更谈不上喝好喝足了。每逢红白喜事或是重大节日,酒作为款待客人的必备饮品既是必不可少的招待,又只能是礼面而过、饮到为止的应酬。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物质资料的富有,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均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席桌作为平常家庭聚餐的平台也发生了历史的巨变,大多由圆桌取代了方桌,有的家庭由长方形席桌取代了圆桌,有的有大圆桌、小圆桌,有的有高席桌、矮席桌,还有一桌多用席桌:移动桌面后,是麻将桌;打开桌面机关后既可成为圆桌,又可成为条桌;打开席桌脚架机关后,又可升降为高低桌等等。
人们的餐桌文明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饮酒不再是全桌人共饮大碗了,而是一人一个酒杯;喝汤不再是各用各的汤匙在公用汤钵里舀了喝、喝了舀,而是公用一把大汤勺,舀在各自的饭碗里饮用。使用公勺的饮汤行为,是乡村餐桌文明的时代飞跃,是一种冲破餐桌传统藩篱的最大进步,对时下正在提倡使用公筷的文明就餐行为有着自主而特大的助推力。当然,经过新冠肺炎疫情后,将会大大加速人们就餐习惯的文明行为,使用公筷的夹菜方式将会指日可待为期不远了。
餐桌是家庭一日三餐的平台,也是一家人享受美味佳肴的饮食港湾,还是一家人文明礼节、为人待客的支撑,更是一个地方一个时代餐桌习惯的文明与礼数的集中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