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网友留言引起的深思
文‖刘兴祥
前几天,我在今日头条发表的《我对诗词创作高产与精品的一点看法》一位读者留言引起我的关注。
留言全文摘录如下:“诗这玩意儿,讲究有感而发,写多写少,全靠有无灵感。写的多的,别攻击人家粗制滥造,没准千百首里头就会出一两首精品,流传后世;写的少的呢,也别笑话人家,慢工出细活,写出来大家喜欢就好。
至于其他,都是扯淡,现在只要识字的就能写诗写小说,写出来行不行是另一码事。你写得,难得别人写不得?你自认为是诗人作家,但放到真正的诗人作家里,你又能占什么位置?对吧”。
我认为,此人留言评论不无道理。的确当今于由于国家繁荣富强了,人民的幸福指数大大提高,心情愉快,有了很多的闲情雅致,时而写上几句打油诗,自娱自乐,已表达内心的激情。这是诗词的普及,传统文化繁荣的的好现象,可歌可贺!
由于文化的参差不齐,写作的水平有高有低,这完全符自然规律和客观规律。诗歌的雏形也不就是来至于古代劳动人民吗?他们在劳动中用一种听起来顺口,又能愉悦心情,能提高劳动效力,富有节奏,乐感的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激情,流传于民间。这就是当初的民歌、号子。
后来一些文人在此基础上,加以提炼形成了诗歌。古代诗人作词,宫庭乐师谱曲伴奏,宫女们用歌舞的形式表演,为皇帝,士大夫们取乐,形成了高雅之作。
再后来诗歌分裂成乐词和纯文字的古风诗体。在唐朝以后,又在古风的基础上,逐渐演变成有一定格式的近体诗,就是现在的格律诗。
格律诗在节奏上,乐感上比古风更胜一筹,形成了固有的格式。它要求字句中必须有规律的平仄,对仗对偶,用韵等,创作此类诗体必须严格地按照格律形式,最多也不能超出放宽的范围,否则就是出律。它形似八股文,曾经作为古时文人秀才们入仕考试的敲门砖。
当今,一些专业人士将格律诗作为诗最高境界也不为过,必竞任何艺术都必须精益求精,严格要求,不断提高。
但作为全民而言,应当提倡普及,在普及中提高也是诗词发展的必经之路。
当然在编辑书报刋物时,严谨的态度必不可少,必须按照各种诗体的规则,全面衡量把好质量关,流传于世。
人不会生而知之,应是学而知之。专家也是经过从不懂到懂,从懂到精这一个过程。在众多的鼓励、支持、点拨,学习中得到了成长进步。
目前共存于世的诗,种类很多,有格律诗、古风、打油诗、快板、三句半、山歌、民歌、儿歌等等。有这些诗体的存在,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内涵。诗在社会中广泛地运用,起到宣传正能量,歌颂真善,鞭鞳假丑恶,提高人们文化水平非常重要的作用。各种诗体广泛地运用于各行各业之中,诗的魅力影响着千百代人。
的确“当今凡能识几个字的人都能写诗”,这话一点不假。我五岁的小孙常常找到我,要求记下他口述的儿歌。虽有些幼稚,但能大胆地表达心声,从小与诗结缘,也是了不起的事。
其实作诗也容易,只要押韵顺口,别人听来喜欢就是好诗。一些通俗易懂,诙谐的顺口溜,如薅秧罗鼓,孝歌,唱经,各种仪式的说词等在民间广泛传颂。千百年来,这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早已深入人民的骨髓。
国家提倡诗词出精品,是对诗词文化的重视。各级诗词组织大力地深抓此项工作,积极地推荐,鼓励好的作品问世。
合律意境深远的格律诗是阳春白雪,合者盖寡。但它也只能是众多诗词中的一种诗体而已。
牡丹与枣花各有光芒。每种诗体都会产生优秀作品,如今一些山歌民歌早已登上中央电视台的大雅之堂,而受到尊崇。
广大诗词爱好者,借用现代科技,在诗词群中相互切磋,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取得很好的效果,这种方式很好。
但某时也会产生一些误会。由于人与人之间,有性格、认识、相互了解的差异。如果方法不对,会产生事与愿违效果。
有的人,包括我自都有这种毛病,看到人家的作品有不完善的地方,出于好心,有当众纠正的冲动。有时还会接受人家的不理解反驳,自讨没趣。
不分场合地去给人家指正,会使部分人认为是夺漏眼,有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之嫌。
后来仔细一想也是啊,指出别人的不足,要因人而宜。不熟悉性格,不是很亲近的人,何必多此一言。如果真心实意地帮助人家,或别人请教于自己。可以釆用私聊的形式进行交流,允许人家辩护,或许我们的意见也有不完善的地方。
这样做,会得到相互了解,拓展视野,扩充知识面的效果。
学无上境,做到老学到老,大家都不是全才,也不是圣人,有长处也有短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无论你学识有多棒,地位有多高,都不能瞧不起人。圣人孔丘及学生们,不也是被人戏称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吗?
总言之,普及诗词文化,要像全民体育运动那样,在普及中产生冠军,亚军。这才是诗词文化发展的正确道路。
作者简介:
刘兴祥、 1953年4月生,1972年入伍,西藏昌都邦达工程兵建筑第305团服役,1978年退伍后,重庆市开州区森林公安局就职至退休。曾任一级警督、三级警长。1972年开始文学创作,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重庆市诗词学会理事、华夏诗联书画院院士、开州区诗书画院院士、重庆嘉陵诗词学会、渝中区诗书画院、开州区作家协会、开州区音乐家协会会员等。以古典格律诗词为主。兼有长篇小说、纪实文学、散文、文学评论、现代韵律诗歌集等,共有个人专集11部,近100万字。代表歌曲作词有《战友情深》《无缘》《老同学之歌》《怀念邦达》《开州明珠雪宝山》等。
来自: Android客户端